兩個千夫長交出城門後,立刻帶著自己的人馬出城去見楊凡。

    很快城裏的蒙古人就發現明軍進來了。他們沒看到明軍從城牆上翻進來,立刻明白了,是有人打開了南門。他們咒罵著敖登和布裏奇這兩個叛徒,一邊趕緊派人去給伊比利大人和奧格爾大人報信。

    這兩天明軍不在狀態的打打停停,也麻痹了他們。沒想到自己一方有內鬼,而明軍也來真的了。

    此時,他們紛紛拔出彎刀,和衝進來的明軍戰在一起。

    此時,每隔百人隊立刻變換隊形。前麵第一排是刀盾手,第二排是長槍手。第三排是鋼弩手。每個小旗為一個獨立的作戰單位。

    三個刀盾手在前組成三角隊形,四個長槍手在後。分別從盾牌間隙和盾牌兩側刺殺。小旗在中間指揮,他身後兩個鋼弩手負責射擊。

    按照明軍編製,一個百戶一百一十二人。下設兩個總旗。每隔總旗下設五個小旗。

    此時,每五個小旗組成一個五邊形的組合陣攻擊前進。而百戶帶著下屬在後麵指揮,後麵是第二個總旗斷後。

    這樣十九路進攻之下,城內的街道基本都被堵死了。

    蒙古人裝備的隻有彎刀和弓箭。另外有的人有釘頭錘和狼牙棒、骨朵等打砸兵器。他們都是散兵作戰。全憑個人勇武。

    這時候,他們看著這些烏龜陣,一時間有些不知道從哪裏下手了。

    大明盾牌這些蒙古人都熟悉,畢竟邊境上總是在衝突。像是手牌、挨牌、燕尾牌、藤牌、無敵神牌。統統都見過,也知道怎麽對付。不過這次這些人的盾牌居然是包鋼板的。

    蒙古人都驚呆了。鋼鐵多重啊,怎麽揮舞的起來呢。要知道盾刀兵是不著甲的。就是因為重量的原因,著甲後,可就揮舞不動盾牌了。盾牌和鎧甲都是屬於防護作用的,所以,隻能二選一。

    可這些盾牌明顯很輕。明軍用著並不費力。

    這些都是1.5mm的回火硬化的鋼板衝壓出來的。一次成型。很薄但是足夠防禦這個時代的弓弩和冷兵器了。十米外擋住三眼銃也是沒問題的,但要是重型火繩槍那就沒戲了。這東西可不是盾車。

    這個盾牌六十公分寬一米三高是向前起楞的半弧形盾牌。還有支架可以支在地上,節省體力。

    蒙古彎刀砍上去,和砍中板甲一樣,被圓弧的表麵彈開。而盾牌的腰線部位有一個十厘米直徑的半圓形內凹。蒙古人砍殺時,經常會從三個盾牌的中間突然刺出兩隻長槍來。

    每一次長槍都快如閃電般的刺來。令人目不暇接。隻要自己稍一分心,立刻就會被毒蛇出洞一般的長槍刺倒。

    這種盾牌的高度和寬度完全把後麵的人掩護起來了。蒙古射箭是射不到後麵的人的。

    剛一接戰,立刻就被明軍壓住了。不斷開始後退。

    街道的正麵三個小旗,就像三尖兩刃刀一樣堵住了整個街道的橫截麵。呐喊著穩步前進。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