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給每門佛朗機增加子銃,每門炮有十個子銃。都是提前裝好的。其中五枚球形實心彈,五枚霰彈。

    佛朗機炮還有第二個好處,就是散熱好。由於後裝炮前後相通,空氣流通,且炮管較薄,容易散熱。散熱快可以使火炮增加持續射擊的能力,也減少了火藥自燃的可能性。

    此時上百門小型火炮,四麵開火。一磅多重的小鉛球,呼嘯著飛來。在城牆上不停的跳彈。四處亂飛。所過之處,守軍一片血肉橫飛。

    因為射速太快,根本沒有反應時間。直到二十秒內,三發子銃打完。

    因為沒有接到新的命令,炮擊停了下來。

    但是,炮班沒有停下,他們把打空的子銃拿到後麵冷卻,準備再裝填。把新的子銃裝進炮膛固定好。

    此時,城牆上一片狼藉。有的垛口被打飛了一大塊。有的鋪著城磚的地麵被趟出一道道溝,或者砸出臉盆大的坑。城牆上都是翻滾哀嚎的士兵。

    尤其是四座城樓,遭到了重點照顧。全部被打的垮塌。

    奧格爾被親兵從倒塌的城樓力拖了出來,渾身都是灰。

    “所有人都躲到垛口下麵去。他們的箭塔比我們高。快點。”奧格爾盡管傷得不輕,還是大聲呼喊著。

    這些蒙古兵頓時醒悟。隻有躲在城垛下才是安全的。明軍的箭塔上看不到。

    楊凡把這欄杆,看著遠處的城牆,說道:“反應還挺快的,一輪打擊就學的聰明了。直到往牆根底下躲了。”

    張世澤叼著一根卷煙,一邊吞雲吐霧,一邊說道:“讓地麵上的重炮立即轟擊城垛。”

    隨著傳令兵的傳達。沉寂了一會後,炮聲再度響起。

    隻不過,這一次,不是箭塔上的佛朗機小炮了。而是地麵上的重炮。

    十門呂宋大銅炮和十二門紅衣大炮,在南城牆下依次擺開。攻城不需要四麵轟擊,隻要把一側打開缺口就可以了。

    隨著一聲令下,重炮開火了。這些火炮都是二十磅以上的重炮。對準城牆的垛口開始轟擊。

    那城牆一共才三百米長。集中了22門重炮。平均十五米不到就有一門重炮。這個火力密度超過了二戰蘇德戰場的火力密度。

    轟!轟!轟!

    重炮開始怒吼,重炮的聲音,可不是佛郎機炮能比的。聲音如同雷鳴。震耳欲聾一般。大地都在震顫。

    二十四磅炮彈擊中城牆的垛口,頓時打的垛口一片片的垮塌。佛郎機炮擊中垛口,隻能打出臉盆打的洞,或者垮塌一平米左右的垛口。

    可是這些重炮,一旦擊中垛口,就是一片片的垮塌。

    躲在垛口後麵的蒙古人,直接連同垛口一起被打的和城磚一起粉碎。

    射擊停止後,南城牆已經沒有垛口了。城磚大麵積的崩裂和垮塌。露出了裏邊的夯土城牆。

    楊凡看看,說道:“行了,別打了。再打就是浪費彈藥了。讓投石機開火。”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