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趕緊說道:“陛下就是仁慈,時時刻刻都掛念著這些升鬥小民。”

    崇禎用筷子夾了一點蒸熟的鹹魚,放進嘴裏。咀嚼了一下,差點沒有吐出來。又腥又怪味,超級難吃。

    趕緊喝了口水,強行咽了下去。

    不過,倒是鹹的很。楊凡的工廠,確實放足了鹽。他知道,楊凡的人在海邊搞了個鹽田,用太陽曬鹽,比煮鹽成本低得多。

    其實這也是私鹽。隻是勳貴們都插手私鹽。沒人追究罷了。

    “唉,朕天天吃的海鮮這麽好吃鮮美,沒想到最便宜的鹹魚是這個味道。”

    “陛下,下麵的小民百姓。哪有機會吃肉啊。他們對這種生的鹹魚,已經很滿足了。況且,這種海魚便宜。之所以不少吃是因為沒有加工過。如果弄得好吃了,價格就上去了。小民百姓就吃不起了。”

    崇禎心裏也是點了點頭,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魚罐頭好吃,但是又油炸,又加香料的,肯定便宜不了。外麵的罐頭盒子還是馬口鐵的。大明鐵可不便宜。這就擺明了不是給窮人吃的。

    崇禎問道:“現在一天能提供多少魚肉。”

    王承恩知道,皇帝最心焦的就是今年的災情,急於找到新的食物來源。這種食物還必須廉價,而且可以長途運輸不會腐壞。

    “陛下,定遠伯的北塘口海產倉庫,每天可以供應京城十斤裝的馬口鐵罐頭三千罐。冷凍的魚肉和活魚,兩千斤左右。鹹魚目前每天隻能供應一萬斤。”

    崇禎算了一下,這個產量,京城就可以消化完。能有三分之一運輸到北直隸各地就不錯了。

    “不能增加產量嗎。這些產量看著不少,可是解決北地的饑荒遠遠不夠。”

    “聽說目前已經到了極限了。目前隻有十三條拖網漁船在作業。還有五十條船在建造之中。估計三月底就能下水。下半年,據說產量可以翻兩番。漁業商社的人說,真正大規模提高產量,要等蒸汽機為動力的大型漁船造出來,倒時候,兩條船拖網。一次就可以捕獲十萬斤以上的漁獲。”

    崇禎歎了口氣,看來遠水不解近渴啊。崇禎把餛飩湯喝掉,然後問道:“定遠伯和張世澤他們到了那裏。”

    錦衣衛校尉趕緊回答到:“前幾日,京營趕到張家口。因為張家口遭遇了土謝圖汗部的襲擊。張家口堡城陷落。大軍去救援。收複堡城後,在張家口休整了兩天。目前正在草原上行軍。估計今日能到集寧城了。”

    崇禎自言自語道:“過了集寧,就是歸化城了。集寧也有少量的土默特守軍。大戰已經開始了。不知道京營會傷亡多少。”

    他手裏就這點本錢,但是他知道,不上戰場是練不出兵馬的。他從楊凡的經曆上看明白了這個道理。兵必須驅趕上戰場。實戰才是最好的練兵方法。

    此時,楊凡和張斯澤已經到了集寧城下。這是土默特人在東邊的唯一一座堅城。有三千人在守衛。

    這將是,京營的第一戰。

    這些被楊凡訓練的死去活來的前廢物點心們,終於要開始接受戰場的考驗了。

    看著那青色石頭組成的城牆。這座隻有張家口堡一半不到的超級小城。楊凡揮了揮手,說道:“紮營把,都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早上攻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