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臨時主將被皇帝換成了周遇吉。

    皇帝四處籌集,給這兩萬一千人配上了馬匹。改成了騎兵。六千魯密銃兵騎馬機動,到了戰場下馬作戰。

    皇帝還考慮等楊凡班師回來,把這支部隊交給張世澤統帶。

    同時把河西守禦千戶所車營也加入進來。再加上張世澤一千人的親兵營。合計兩萬五千六百人。

    這支部隊,野戰時,有車營作為屏障,有六千魯密銃槍手可以憑借車營掩護向外射擊,同時車營也有五百門千斤的銅發熕重型火炮。車營內部還有三個營頭的,一萬五千騎兵。隨時可以從車營向外衝擊。

    崇禎認為,他的安排已經萬無一失。把最好的軍隊整合在一起,他就有了下一步清軍的底氣。崇禎二年,什麽事情都往後排,隻有清軍才是第一位的大事。

    明朝的皇帝,隻要新上台的,都想清軍。英宗當年清軍,搞到一半,發生了土木堡之變。被迫停止。他複辟後,又想清軍,然後京城兵變,史稱曹欽之亂。叛亂鎮壓之後,英宗再次被奪權,基本上被架空了。沒幾年就死了。

    武宗又想搞清軍,後來落水。嘉靖也試過,後來退縮了。張居正也搞過,但後來人亡政息。現在崇禎也有這個想法,他之所以不顧吃相,把楊凡辛辛苦苦訓練出來,並實戰檢驗過的車營弄走,也是為了辦這件事。

    今後,這支部隊常駐景山軍營,作為自己的親自統領的親軍。

    崇禎在楊凡今年出塞討伐哈喇沁和朵顏的戰爭中,取得的勝利中看到了這支車營的戰鬥力。

    於是,毫不猶豫的從楊凡手裏奪走了這支車營。至於楊凡在這支車營上砸的錢,耗費的心血,在他看來就用爵位就足夠彌補了。

    大明的爵位多麽珍貴啊,楊凡應該感恩戴德才對。

    楊凡其實早就料到,皇帝可能會對他的軍隊感興趣,所以,提前布置了一塊看似肥肉,其實對楊凡無足輕重的車營。

    此時,工兵營正在懷來縣城外休整,這段時間,把工兵們累壞了。盡管有推土機和壓路機,還有炸藥開山炸石頭,但是從昌平南口鎮進山,一共十六公裏長的山穀,足足幹了十天。

    出了山穀就是延慶平原。這段山穀路上有居庸關和八達嶺兩個長城關口。過了這一段就都是平原了,都是山區中的大塊平地,直接就可以去懷來縣城。

    工兵團是楊凡的私兵,他們都不穿軍裝,對外稱遵化路橋修築商社。以定遠伯雇傭的名義,修繕沿途道路。他們為了不惹麻煩,也沒有去縣城駐紮。而是去了一個很特殊的地方。

    這個地方就在懷來縣城的不遠處。

    這個地方叫做土木堡,當年英宗把京營全軍覆沒的地方。

    “咱們就在這裏紮營,在這裏等待老爺的大軍。剩下的路都好走了。”侯生武對著諸位營長和隊長說道。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