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又是一陣密集的彈雨。

    兩人裝填,一人開火。

    把開火時間壓縮到了十秒不到。這樣一分鍾足夠打出六槍。而槍彈密集到每半米就有一發。

    拿破侖的精銳騎兵,一個騎兵的正麵至少一米。他有機會挨上兩槍。

    而蒙古人隊形更加鬆散,一個騎兵和另一個騎兵間隔有三米。但後麵也都是騎兵,槍彈打不到前麵的人,也會打到後麵的人。

    蒙古人的正麵再度被削去一層。又是上千人栽倒,大批戰馬嘶鳴著倒地。

    蒙古人此時已經紅眼了。鼓起血氣之勇,控馬跳過這些屍體和死馬,繼續向前。

    燧發槍兵再次交換了裝填好的步槍,再度開火。

    蒙古人已經發狂了,他們前仆後繼的往前衝。迅速衝到了五十米內。

    然後迎接他們的是兩次排槍。

    五十米似乎是一個極限,幾次衝擊都被密集的射擊攔住。

    因為這個距離,已經到了燧發槍的精準射擊距離上了。

    這個距離上,瞄準是非常有效的。楊凡的步槍槍膛,盡管是滑膛槍,但是,用鋼管膛製出來的槍膛,精度非常高。射擊的準確率也有保證。

    而且使用次口徑的米尼彈。鉛彈是圓柱形的,屁股內凹,在火藥氣體的推動下,軟鉛會自動膨脹密閉槍膛。

    這個距離上,槍管上的準星起到了瞄準輔助的作用。基本訓練有素的射手,都可以命中瞄準的敵人。

    這極大的提高了命中率,相當於提高了火力密度。

    五十米,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生死線。隻要衝擊到這條線上的蒙古人,就會在密集的排槍下,紛紛栽倒在地。

    而堆積的死馬和屍體,進一步的阻止了後續的進攻。極大的遲滯了騎兵的衝擊。

    大將科爾圖,下令吹起牛角號,發出決死衝鋒的號角。

    此時,他十分清楚,要是泄氣了,衝鋒路上倒下的所有人,都白白的死了。沒有任何價值。

    又衝了幾次,根本衝不上去。隻是徒勞的擴大了傷亡。

    “下馬,騎馬目標太大。盾牌兵往前去。用死馬作掩護,用弓箭和他們對射。”

    科爾圖終於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大批蒙古人紛紛跳下戰馬,躲在死馬後麵,在冰雪上推著死馬往前爬。

    大批的鉛彈打在死馬和屍體上。蒙古人用騎弓開始向明軍射擊。

    這個距離上,已經到了弓箭可以直射射擊的距離了。

    安三溪知道,士兵們厚重的棉襖裏邊的軍裝是防刺服。經過厚棉衣的抵消,足可以擋住弓箭。但是畢竟頭部沒有帶頭盔,麵部沒有保護。

    因為這裏太冷了,零下三十幾度,還刮著大風。帶鐵質的頭盔,會把頭發凍住的。實在是受不了。所以都是直接帶著狗皮帽子。

    既然蒙古人已經改變了戰術,那麽原來的排槍戰術就要做出改變。沒有必要造成無謂的傷亡。

    “步槍兵全體臥倒,駱駝炮兵,霰彈三發急速射。”安三溪下令道。“駱駝加特林機槍,做好準備。”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