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燧發槍那個感人的命中率上,百米距離上,你擊中的絕不會是你瞄準的那個人。

    所以,這個距離,射速更重要。隻要概略瞄準就好,不需要浪費時間在瞄準上。

    打完了一支火槍,根本不去看戰果。不去看,到底打中了,還是沒有打中。

    訓練中凡是張望的,都挨了軍棍。

    這時候需要做的,是立即轉身把空槍交給後麵的人,然後從他手裏拿過來裝填好的槍。而射擊手身後的一個人,拿到空槍後,馬上開始裝填。

    程林和程虎立刻收槍,原地向後轉,向後一排交槍,然後接槍。原地轉回來,再次開火。

    然後再次重複,不過這一次是第二排側身繼續裝彈。第三排和第一排完成槍支的交換。

    第一排的燧發槍火光閃現,蒙古人就知道要遭。

    這些人拿著的火銃,和大明的其他邊軍都不一樣。既不是三眼銃,也不是神槍。而是鳥銃。

    蒙古人對先進的火器,也隻知道鳥銃而已。魯密銃他們都沒有見過的,見過魯密銃的隻有建奴。

    寬大正麵上三千五百人,組成了近兩千米的橫排正麵,把蒙古騎兵集群的正麵完全覆蓋,隨著火光閃動,三千五百發鋼芯鉛彈,密集的打來。

    這些蒙古人裝備極差,他們極少有鐵甲。早已不複成吉思汗時代,大量擁有重騎兵的輝煌曆史。

    他們的皮甲根本擋不住鉛彈,更不用說內部是廢舊鋼珠的穿甲型鉛彈了。

    這種包鋼的彈藥,就是為了對付身穿三重甲的建奴設計的。用來對付這些蒙古輕騎兵,簡直是殺雞用牛刀。

    三千五百發鉛彈密集的射來,高速衝擊的騎兵集群,像是被鐵錘猛地砸了一下,似乎肉眼看見的頓了一頓。

    超音速飛來的鋼芯鉛彈,打在人身上,直接穿透了皮甲。

    因為鉛彈是兩種不同比重的金屬組成,一旦進入人體,就會立即失穩,從而在人體內開始翻滾。

    隨即,外層的鉛彈破裂炸開。從前麵進入隻是一個小孔,後麵飛出就是一個大洞。

    槍彈雖然不大,然而在肉和軟組織裏,會衝擊出一個巨大的空腔。

    如果打在內髒上,會直接把內髒攪碎。如果打在骨骼上,骨骼就會粉碎性骨折。然後,破碎的骨茬再次攪碎周圍的一切。

    隻要命中一發鉛彈,這個時代的醫療條件是治不好的,即使僥幸生存下來,留在體內的鉛也會造成慢性鉛中毒。

    整個騎兵集群的前麵,一片狼藉。大量的馬匹中彈,嘶鳴著栽倒,把騎士摔下馬來。被後麵的騎兵踩死。

    有的直接擊中騎士,直接攪碎了肢體和軀幹,前麵一片腦袋炸開,肢體破碎的景象。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