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洛奇根據赫茲從赫茲的實驗電路找到了靈感,製作了一個電磁波接收器,能夠接收800米以外的電磁波信號。

    眼前這個裝置,就是洛奇的那套設備的複製品。不過製作的更加精良,通訊距離可以超過一千米。

    此時楊凡在新城的府邸裏,端詳著這台設備,而一千米之外的衙門裏,則有另一台設備。

    那邊的簡易麥克風旁邊,有些研究員在說話。楊凡這邊則從聽筒裏傳來刺啦刺啦的電磁雜音,中間夾雜著不是很清晰的說話聲。

    陳曦有些汗顏,這個設備她沒有投入太多精力。前一段時間,她全身心的去弄往複式蒸汽機了。

    自己在這個聲光電磁項目組,雖然掛名組長,但是確實沒出太多力。

    “老爺,這個雜音的問題,我後續會解決的。”陳曦說道。

    現在往複式蒸汽機可以先放下了。交給其他人去完善就好,自己把精力放在電力設備這一塊。

    “沒關係,慢慢完善,也不用太著急。”楊凡安慰道。

    這個東西顯然現在實用性很差。不過,既然造出來了,就算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了。自己可以找瑤光去,傳送一些現代的通訊設備過來。

    不需要太先進的數字設備,老式的模擬信號設備就可以。

    國內外有很多的老式電子設備發燒友,專門玩電子管的大有人在。好多廠商因為這些數量龐大的無線電愛好者的需求,一直在生產各種低端的電子管。

    而且前蘇倒台後,大量老式電子管流向社會。組裝些電台,通訊裝備並不難。這些淘汰了六七十年的老設備也不會花費太多的黃金。

    很多東西甚至可以用傳送報廢設備的名義弄過來,然後拆管子,在這邊組裝新的設備。

    這些老式的報廢電子設備,大毛哪裏多的是。他們那裏到處都是廢棄的地下基地,經常有人去找到到大量的電子管。

    這個時代沒有電磁幹擾,一個很小功率的電台就可以實現全國通信。

    現在有了發電機,漆包線,再傳送些報廢的老式電台過來。基本可以組裝出自己的通訊電台。

    這樣,即使楊凡出征在外,也可以隨時和自己的下屬聯係。牢牢的掌控自己的地盤。

    雖然朝廷在策劃十總兵出塞,移防遼河套,和察哈爾人拉成一條線。西起赤峰東至錦州大淩河一線。封堵建奴。

    但是楊凡對他們的能力不太放心。

    東林這些人都是眼高手低之人。沒幾個真正懂軍事的。原本的曆史上可是崇禎二年建奴大舉進攻,繞道蒙古攻入京畿附近的。直到崇禎三年才被趕出去。

    崇禎二年的另一件大事,就是皇帝發動了清軍運動。

    崇禎首先拿薊鎮開刀,核定實際兵員。清查軍隊的倉庫和物資。清查糧倉,清查軍官侵占田地,奴役士兵等。

    搞得是如火如荼。結果先遭到了薊州兵變,然後遵化衛嘩變。最後建奴打進關內了。清軍也被迫停止了。

    楊凡知道,三邊總督的兵還算是能打的。

    但是,楊凡可不敢指望他們。萬一明年他們和建奴衝突,然後一敗塗地,建奴和曆史上一樣入關,那可不是玩的。

    楊凡的領地,現在就卡在遵化西去薊州的咽喉要道上。必然是建奴進攻的重點。自己的基業可不能毀了。

    所以楊凡盡管遠在西北,但是必須擁有隨時指揮老巢行動的能力。並且提前做好預案。

    否則,萬一建奴真打來了。如何應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