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

    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

    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複雲,

    乞取利市歸來分。”

    楊凡念誦完畢,把表詞在香燭上點燃,燒掉。然後從趙富手裏接過一隻大公雞。

    祭灶時,祭灶人跪在灶爺像前,懷抱公雞。也有人讓孩子抱雞跪於大人之後。據說雞是灶爺升天所騎之馬,故雞不稱為雞,而稱為馬。

    若是紅公雞,俗稱“紅馬”,白公雞,俗稱“白馬”。

    焚燒香表後,屋內香煙繚繞,充滿神秘的色彩。

    楊凡斟酒叩頭,嘴裏念念有詞。“灶王爺,求您老人家,保佑我兩位夫人,母子平安。”

    念完後,楊凡高喊一聲“領”!然後執酒澆雞頭。

    此時,若雞頭撲楞有聲,說明灶爺已經領情。若雞頭紋絲不動,還需再澆。

    楊凡拿起酒杯,把酒水倒在大公雞的雞頭上。粘稠的米酒撒了公雞一腦袋,大公雞非常之不爽,不甩腦袋是不可能的。拚命甩腦袋。

    看到公雞非常活躍,眾人一片讚頌之聲,似乎隻有這樣,才說明灶王爺滿意了。明年家裏才會更有福氣。

    祭祀完了灶王爺,楊凡宣布開席。

    頓時,一家人都歡聲雷動,大家就等著老爺宣布開席呢。

    廚房前的院子上此時已經一溜的擺開二十口大鍋,水已經開了。紛紛下著凍餃子,廚子們用巨大的鐵絲編製的爪籬,攪動著。

    昨晚就已經做好的燉肉,和剛剛炒好的菜肴,也紛紛上桌。

    楊凡在正堂裏和夫人們一起吃飯。

    今年八仙桌多了一個人。楊凡左邊是小娘皮和梅香,右邊出了林月如,還多了陳曦。

    陳曦開心死了,雖然,沒想要什麽名分,夫人居然叫她上桌吃飯。這是對她地位的一種肯定。開飯前,夫人還給她封了一份大大的紅包。說是給她買脂粉首飾的錢。以後,陳曦在家裏享受一份份例。由湘怡那邊撥付。

    雖然錢不多,一年隻有五十兩,但是意義不同啊。林月如和梅香、陳曦都很看重這筆小錢兒。

    “今天陪你們吃一頓團圓飯,晚上看戲,看打鐵花,還有雜耍。明天我還要去京城一趟。畢竟春節前,還要去軍營看看。都安排妥當了,也好安心回家過年。”楊凡說道。

    “老爺,您出征的日子定了嗎。”林月如問道。

    “欽天監說是過了十五,那幾天都是適合出兵的日期。我估計在十七八吧。”

    小娘皮拉著楊凡的手說道:“唉,這次一走可就時間長了,搞不好要一年才能回來呢。”

    楊凡安慰她道:“我和瑤光正在組織人弄無線電係統,如果進度夠快,我們雖然離得很遠,也是可以通訊聯係的。你們想我了,也可以用瑤光的微信和我聯係。”

    這次走的時間長,明年原來的曆史上,還有崇禎二年的金兵大入侵,沒有實時的通信手段楊凡不放心。這一塊必須完善起來。

    祭灶就算完成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