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是晉南豪強地主世家,擁有大量土地和堅固的城堡,家丁人數眾多而且精銳。

    霍氏說道:“定遠伯乃是當世英雄,妾身一個未亡人,受不得大禮。”

    張五典哈哈大笑道:“今日相見也算有緣,不如老夫請定遠伯到平春樓一敘如何。”

    楊凡拱手道:“故所願耳。”

    張五典哈哈大笑,非常開心,和楊凡一起走進湖邊的平春樓酒樓。

    明末出現了好多科學家類型的官員。像是數學家徐光啟、測繪學家張五典、水利專家袁應泰、百科學家宋應星、火炮專家孫元化等很多人。

    來到平春樓的二層,開了個包間,女眷們坐一桌,楊凡和張五典坐一桌。

    “老朽來時,在錢塘江上,遇到了兩條白色的大帆船。造型之優美,速度值快速為老夫生平僅見。不知道是否是定遠伯的船。”張五典一邊喝著酒,一邊和楊凡閑聊。

    楊凡一笑,這就是科技型官員的通病,見到什麽高技術的東西立刻就來了興趣。

    “不錯,正是我的船。這次來江南,就是這條船剛下水,需要遠航測試。我是來檢測這條船的遠航性能的。待幾天後,檢修完機器設備,就返回京城了。”

    張五典現在是無官一身輕,安享退休生活。平時隻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此時看到楊凡的船頓時心癢難耐,說道:“這條船看外形,給人以非常快的感覺。定遠伯從天津到南京用了多長時間。”

    楊凡說道:“現在這個季節,正是東北風強勁之時,來時順風,一天一夜也就到了。

    “什麽,這麽快。”張五典倒抽了口冷氣。

    他看外形能感覺到這條大船很快,但絕沒有想到會快到這個程度。

    “回去可就不行了,逆風要走之字形,估計最快也要三天了。”楊凡說道。

    “大沽口到杭州水路三千裏,逆風隻要三天就能回去,這,這也太驚人了。”

    “按說靠帆是不行的,我的船上有蒸汽機做動力,就會快很多。”

    “老夫也聽說了,京城成立了一家製作蒸汽機的工坊。目前已經開始出售產品了,主要是抽水用的紐科門式蒸汽機。老夫家裏在山西沁水縣也薄有些土地。這兩年幹旱,莊稼歉收嚴重。山陝兩省饑民遍地。”

    “如果能打井抽水灌溉,至少能達到正常年景的收成。這蒸汽機可是好東西,本想買幾台試用一下,可聽說訂單都排到明年去了。可惜老夫至今還沒有見過這蒸汽機。”說著不住的搖頭,十分的遺憾。

    張鳳儀對著霍氏吐吐舌頭,說道:“娘親,你看怎麽樣。我就說那兩條船是定遠伯的吧。我射箭的時候,百丈之外,都能看清,我的目力最好了。”

    老太太寵溺的摸著她的腦袋說道:“小青兒你說的對,我們都錯怪你了。”

    楊凡心說,你家的土地,可不是薄有。張家堡的大名,在京城都聽到了。如果投資蒸汽機,用來抽水,把旱地都變成水澆地,盡管蒸汽機不便宜,但長期來看,也確實劃算。

    “張公若是有興致,可以到船上參觀一下。船上有比紐科門式蒸汽機更好的往複式蒸汽機。可惜,在下有事,要去蘇州府城一趟,就不能賠張公了。”

    張五典一直對蒸汽機非常感興趣,當即驚喜的說道:“定遠伯盡管自去,不用陪老夫,安排一個人就好。”

    張鳳儀一直豎起耳朵偷聽,她當初看到那兩條巨大的帆船也是好奇不已,聽說爺爺要去參觀。立刻打定主意,一定要跟著去看看。

    今日沒有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