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家丁團事實上成為了陸軍軍官的教導隊和培訓基地。陸軍的各級軍官都是從這裏走出去的。現在楊凡體係的人都明白,隻要進了家丁團,在老爺身邊培養一段時間,出來就是小旗級別的軍官了。

    而龍騎兵團則事實上成為了騎兵教導團,騎兵的各級軍官都是這裏出來的。第一批三十個人的學員,此時都是團級的軍官了,甚至有的到了是師級。

    龍騎兵團和家丁團不同的是,這裏吸收蒙古人戰士。也就是說,騎兵裏會有一定數量的蒙古人軍官。

    家丁團和龍騎兵團是楊凡的主要警衛力量,主要跟著楊凡行動,負責保護楊凡和他家眷的安全。

    而興禾團練則是楊凡老巢的守備隊。重要的地方,比如楊凡的府邸、兵工廠、科研機構、重要工廠。新城的城防等都是他們負責的。

    這三個團一共一萬出頭的兵力,就是楊凡在大明本土的實際守備兵力。

    這個兵力不算多,在崇禎的容忍程度內。同時也是最低程度的安全保障水準。

    今後,步兵軍和騎兵軍,艦隊將作為三隻野戰機動力量,在西北方向和蒙古地區、遼東地區、海外諸國作戰的主要力量。沒有特殊的原因不會再大明腹地出現。

    到現在為止,朝廷並不知道騎兵軍的任何信息。多倫也是禁止外人進入的。隻準進不準出。多倫孤懸草原深處,隻有輪船聯通交通。而周圍則成了無人區。消息和內地斷絕。

    楊凡在忙著組建步兵軍的事物時,再文華殿崇禎元年的經筵開始了。

    明朝規定,為規避寒暑,每年組織兩期經筵,分別稱為“春講”、“秋講”,每期3個月左右,春講一般2月開始,5月結束。

    秋講一般8月開始,10月結束。經筵期間,每月組織三次,分別在每月的初二、十二、二十二,其中尤以春講、秋講的首次開講禮儀最為隆重。

    關於經筵地點。原則上安排在文華殿正殿舉行。

    今年秋季事務繁多,經筵幾次中斷,沒能按期舉行。崇禎特別下旨,本月補辦經筵一次。本次經筵為期一天,上午講《大學衍義》《貞觀政要》《帝鑒圖說》《通鑒綱目》。下午,專題講授大明朝建立以來,西北方向的蒙古和青藏地區的情況。

    因為馬上就要對西北用兵。此時的經筵召集文武勳臣研討西北地區情況,就尤為敏感。

    尤其是三天前,崇禎在景山觀德殿,召集北直隸三品以上武將和勳貴家庭的少年郎五百人,組成京衛武學營,指定由英國公長孫張世澤統帶。奔赴南苑兵營受訓,同時,將跟隨本次大軍西征。

    京衛武學有明一朝,時斷時續,是皇帝培養自己的基層軍官,從而掌控軍隊的一種方式。皇帝的這個動作立刻引起了內閣和文官的高度關注。

    具內宮內傳言,陛下有意征兆全國各地衛所千戶以上武官家庭,每家一名男丁入京衛武學學習的消息。更是引起了文臣的議論紛紛。

    消息傳的有鼻子有眼的,說是景山後校場,要改為京衛武學的學堂用地。陛下有意任命英國公世子張之極為京衛武學祭酒。

    楊凡也聽到了這個消息。他出征在即,皇帝把昌平的那支軍隊調進北城防衛,現在又要重啟京衛武學,他感覺到,朝堂裏新的鬥爭已經開始暗流湧動。恐怕暴風雨又要來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