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環顧目前的大明朝廷,最合適的人選就是天啟皇帝的老師,幾次擔任大學士,薊遼督師等職務的孫承宗。他即懂政治又懂軍事,同時又久居中樞,多次出任閣臣。是最合適得人選。

    孫承宗德高望重,又是東林前輩,準備開講,下麵頓時一片肅靜。

    “今天老夫主要講講,蒙古和青藏之間的關係,以及喇嘛教在蒙古地區的傳播。隻有搞明白了這個問題,才能清晰的了解如今西北地區的不同民族、部落、宗教、王公世係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最後,才能對本次對西北用兵,以及定遠伯會遇到的問題有所評估。以此作為內閣決策的基礎。”孫承宗清清嗓子,緩緩的說道。

    其實,大明的邊境上,大家現在最了解是東虜,也就是建奴。其次是和大明打了二百多年的漠南蒙古。其他的都不甚了解。

    對於西北,更是倆眼一抹黑。

    明朝從建立開始,在北方蒙古高原和東北地區,大舉用兵,多次征伐,直到成化朝,還曾深入鬆花江流域三次犁庭掃穴,清剿女真。

    但在西北和青藏地區,從一開始就是保守政策,基本不出嘉峪關。而青藏更是不曾出兵和駐軍。基本就是名義上的收服。保持一個朝貢的關係而已。

    明朝前期,因為明朝軍事力量強大,青藏地區還保持著朝覲和上貢,後期就逐步連麵上的關係也不能維持了。

    “我大明龍興之後,前元就基本撤出了青藏地區。龜縮於戈壁以北地區。太祖遣使招安西北諸部。洪武三年(1370年)大明軍隊攻占甘肅,切斷了蒙古和青藏的聯係,於是青藏各部紛紛表示臣服於大明。我朝於是就在青藏進行了大規模的冊封活動,名義上繼承了元朝對青藏的管理。也就是從這時候起,青藏從名義上歸入我大明版圖。”

    崇禎點點頭,這段曆史他是知道的。洪武三年是大明把青藏並入版圖的開始。

    孫承宗繼續說道:“在青海地區,我朝冊封原前元的吐蕃宣慰使何鎖南普為朵甘都指揮使。青海由此平定。”

    “當時的藏地是由帕竹政權統治。帕竹王朝的首領被稱為“第悉”,主要信仰噶舉派。洪武五年(1372年),大明冊封帕竹第二代第悉釋迦堅讚為“灌頂國師”。上藏由此平定。”

    “在阿裏地區,古格王朝曾在洪武六年(1373年)初派人到大明“朝貢”,太祖就冊封古格為俄力思軍民元帥府。下藏由此平定。”

    “在嘉峪關以西,哈密及哈密以南,羅布泊以北以東。這塊三角區域內存在許多蒙古部落,這些部落是前元的時候,從察合台汗國投奔元朝的王公。被忽必烈安置在了嘉峪關以西的地區,設置有北庭都元帥府管理。大明平定甘肅後,這些王公接受了大明的冊封。到永樂年間,在嘉峪關以西冊封了七個衛,合稱“關西七衛”。

    這一部分人的後裔,就是今天占新疆四分之一麵積的巴音郭勒蒙古族自治州的主要居民。

    孫承宗看大家都聽的很明白,沒有疑問,就繼續說道:“青海、上藏、下藏、關西七衛這四大塊版圖就是大明建立之初西北的基本控製區域。全部都是糜係州和衛所。我大明沒有駐軍一兵一卒。但是,通過冊封和朝貢製度,徹底排除了蒙古人對西北的影響。”

    崇禎問道:“蒙古後來是怎麽和藏人再度攪和在一起的。形成了現在這種民族和宗教複雜交織的情況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