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每次提起這件事都氣的咬牙切齒,要不是高淮是太監,沒有後代,恨不得誅滅他的九族。

    高淮是京城人,無賴地痞出身,靠在崇文門替人收債謀生。類似於現代社會高利貸公司上門逼債或者在地方上收保護費的。

    這種人心狠手辣,手段陰損,詐人錢財花樣百出,逼死人命不當一回事。

    當他聽到朝廷打算派出太監出使地方監稅的時候,他為了利益和出人頭地,居然自宮!

    高淮當時把遼東禍害到什麽樣的地步,簡直是天塌地陷也不足形容。大明二百年在遼東的苦心經營,被他和李成梁十二年就毀於一旦。

    遼東亡了,才導致大明亡了。所以,有曆史學家說,大明亡於萬曆,一點都沒有錯。

    當時的遼東巡撫李化龍曾說,遼陽大戶原本有47家,皆有數千資產,但“為淮搜索已盡”,全都破敗。

    大戶尚且頂不住,普通百姓可想而知。所以當時的遼東百姓唱到“遼人無腦,皆淮剜之,遼人無髓,皆淮汲之”。

    高淮在遼東弄權十二年,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

    大量百姓逃離遼東,投奔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

    史載遼東“少壯強勇之夫,亡入建州什四五“,更有“合營男婦數千北走”,欲逃往建州女真。

    高淮還插手軍事指揮,他完全不懂軍事,亂指揮一氣。軍事上更是一塌糊塗。軍戶本來被各級文官和軍官盤剝,就生活在生死的邊緣掙紮。

    被高淮在一次盤剝,導致遼東邊防軍原有十三萬人,後來“逃敵者,十有四五。”

    “全鎮軍額亡失幾半,見在軍雖八萬餘,而有馬者僅十五,軍贏馬弱又十五,廢人馬精壯者不過二萬有奇。”

    作為邊防重鎮的遼東,被他搞到最後,竟然隻剩下區區二萬可戰之兵,整個遼東一片糜爛。

    而這些遼東鎮逃亡的技術人才及青壯則都被努爾哈赤招攬,極大地增強了建州女真的實力。

    想起這些往事,崇禎痛苦的閉上了眼睛,雙拳握緊。

    這個狗奴才,朕的大明的就敗壞在他和李成梁這個老賊的手上。

    若沒有李成梁養虎遺患,沒有高淮亂遼。遼東怎麽會搞成今天這樣的局麵。

    楊凡隻是開了個頭,簡單說了說劉興祚因為高淮亂遼,家破人亡而逃亡。怎麽陛下這麽大的反應。

    陛下咬牙切齒,雙手緊握,手指甲都捏的發白了。

    楊凡正在考慮,是否還繼續說下去時。崇禎說話了。

    “楊卿,你繼續說。大明的天下就是被這些權閹搞壞的。”

    楊凡這才了然,難怪他對魏督公那麽狠。一條活路都不給留,原來他對太監這麽痛恨。

    當時,高淮受到了李成梁的幕後支持,把遼東搞得徹底崩潰。

    劉興祚到建州女真地區,時為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

    在建州他以才幹出眾,且“伶俐善解人意”,深得努爾哈赤器重與賞識,被分到大貝勒代善的正紅旗。

    他參與了十三年的女真統一之戰。在努爾哈赤反明後,又參與了後金進攻明朝,挺進遼沈之戰。

    他以擊敵、追逃等功授備禦。並在之後的日子裏,迅速高升,直至副將(副總兵)。

    劉興祚受命管轄金州、複州、海州、蓋州,南四衛之地。也就是除了旅順口(旅順在大明手中)之外的遼東半島。成為後金國中聲名顯赫的漢官。

    然而後金殘酷的民族壓迫和奴役,深深震動了他未泯的良知,激起強烈的民族大義感,最終導致他和建奴統治集團徹底決裂。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