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是天子重視的人物。地方上官職也快到頂了。

    遵化衛指揮使在楊凡那裏不好使,沒什麽麵子可言。至於順天巡撫,是東林那邊的人,他更不可能去自取其辱,做這個出頭人。

    楊凡沉吟著,這件事,其實也算是一件好事。

    這是一個規劃北方鋼鐵業的機會。

    要想改變大明,不是靠采取暴力手段去對士紳地主抄家滅族,重新分配財富的方式進行的。

    那是李闖和八大王的手段,他們隻破壞不生產,注定失敗。

    楊凡要做的是把他們引導到正確的道路上來。

    現在,大明的士紳之所以對國家和民眾沒有好處,反倒是害處更大。那是因為發展模式不對。他們應該對外擴張,而不是內卷。

    要讓百姓有消費能力,才能賺更多的錢,百姓窮,就買不起東西,對工商業沒有任何好處。坐擁這個時代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把大明搞成這個樣子,楊凡也是無語了。

    “到遵化後,我們在遵化住一天,我見見鋼鐵業同業的那些掌櫃的,和他們好好聊聊。”楊凡放下信紙說道。

    “老爺,他們托魏家找您,十有八九是讓您吐出一些利益。估計沒有什麽好事。”小娘皮皺眉說道。

    楊凡笑笑說道:“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根竹竿容易彎,三根麻繩難扯斷。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林月如說道:“老爺,我記得這話還像是《古今賢文》的話吧。這書是萬曆年間的書,出世年頭不多,也不算知名。老爺居然度過,真是博學,這種雜書也有涉獵。”

    楊凡說道:“我覺得這書很好啊,說的都是大白話,但是都是生活中的至理名言。”

    小娘皮也說道:“這書好,一看就懂,老爺說的這段我也看過。這段話前麵是,人心齊,泰山移。獨腳難行,孤掌難鳴。水漲船高,柴多火旺。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一塊磚頭砌不成牆,一根木頭蓋不成房。”

    楊凡哈哈大笑:“老婆大人不愧是讀書達人,這種小眾的書居然也看過。”

    小娘皮看著楊凡放下了災民的事情,又開心起來,也很開心。

    她說道:“老爺,一般看法,這天下的財富都是有定數的。你多賺一點,別人就要少賺一點。老爺,咱們真的要讓出一些利益給那些商人、工礦主嗎。”

    楊凡喝了一口湯,放下碗,說道:“天下的財富不是恒定不變的。是因為幾千年來,農業的產量提高有限,而衣物主要來源於農產品桑麻,產量也一直沒有太大的提高。百姓幾千年來,一直缺少衣食。所以才感覺天下的總財富恒定不變。”

    “但我們現在的技術進步,不論是糧食提高了畝產。還是鋼鐵增加了采礦和冶煉的產量。都等於增加了財富。其實工業是分重工業和輕工業的。我們應該專心去做重工業,把輕工業交給別人來做,也就是我們提供鋼鐵原料。外圍的作坊用我們的鋼鐵來製作各種實用的工具和生活用品。”

    小娘皮恍然大悟道:“老爺你的意思是,這不但不會給我們造成損失,反而可以擴大我們的鋼鐵產量。”

    “沒錯,我們可以組建一個,以鋼鐵為基礎的完整工業體係。讓更多的士紳投資開設各種下遊的工坊,生產各種東西。這樣就會形成一個靠著鋼鐵致富的群體。”

    林月如也說道:“老爺,我明白了,在我們華夏,上下幾千年的曆史中,群體就沒有弱勢的,弱勢的從來都是個人。隻要形成一批認同老爺的理念,靠著老爺發財的群體,就會極大的增強我們的勢力。他們就是我們造出來的勢。這個勢力越龐大,我們就越是穩如磐石。”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