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些甲胄都是圓弧形的麵,就像這些人都有個大啤酒肚一樣。長槍的槍尖刺在上麵,就會被打磨的光滑的表麵劃開,不受力。

    但好在對方的兵器比自己的長槍,短一個人的身高那麽長,對方的長戟刺不到自己身上。

    忽然,聽到對方軍號響起。然後第一排的戟兵,迅速的倒退。

    旗丁們大喜,這些南蠻子,果然扛不住了。隨即奮勇衝了過去。

    他們一衝進去,才發現,後邊變成了無數的三角形小陣。旗丁們衝進去立刻陷入了多麵對敵的狀態,不再是正麵互相捅刺。

    第一團的民兵們就像被洶湧洪水包圍的一塊塊礁石,陷入了正藍旗的包圍之中。由於小方陣之間有不大的距離,隻有五米六米之間的寬度。

    雖然看著不算窄,可以大規模的通過。

    但衝進來的旗丁,立刻就感覺到,這個胡同裏,長槍伸展不開,立刻側麵受敵。

    兩側刺來的長戟,輕易刺穿了旗丁的甲胄。之所以給他們留下這個五六米寬的胡同就是因為,長戟的長度是三米多。正好便於兩側的長戟刺殺他們。

    衝鋒的建奴,一個跟著一個的被從側麵刺中,布麵甲的肋下部位相對正麵非常的薄弱,這是大明和建奴布麵甲共有的問題。

    德格類表情凝重的看著對麵的變陣。對麵的將領是一個高手。他看到對刺自己的人不占優勢。立刻就變陣了,現在輪到自己的人吃虧了,因為旗丁們都衝了進去了。

    裏麵長槍施展不開。側麵受敵立刻形勢逆轉。

    旗丁們在突進時被刺倒了好多人後,立刻猥集成團,想互相保護。

    周遇吉的騎兵劇中指揮,立刻吹響了軍號。

    三角形時非常容易改變方向的,隻要每一個人原地轉向就可以,隻見,不同層次的楔形陣,開始了變化,不在整齊劃一。

    前麵向後數,偶數的楔形陣從對著前麵的陣型,變成對著側麵的陣型,然後三角形尖端對著衝進來的建奴縱隊,橫向衝殺運動。頓時把建奴衝進來的縱隊,逐個橫向切斷。

    衝進去的建奴立刻變成了四麵受敵的困境。

    建奴開始驚慌失措了。這樣高度運動的陣型下,稍不注意就會被不知道哪裏來的長戟刺倒。

    更可怕的還在後邊。隨著中軍的哨子不斷的指揮下。這些小的楔形陣,按照不同的規律不斷的變換衝擊的方向,有時圓周運動,又是橫向運動。而且陣型隨時可以突然的轉變進攻方向。

    幾次之後,衝進去的建奴已經暈頭轉向了,甚至分不清楚方向了。

    此時二團和三團已經徹底壓住了漢軍旗的兩個三千人的方陣。

    德格類越看越是心驚,他不能讓這二十個牛錄的步甲出事,如果出事,正藍旗就完了。

    “全軍壓上,衝進去接應正藍旗。”他立刻下令,讓最後的一個方陣的預備隊,衝向一團的小楔形陣,接應正藍旗的二十個牛錄的步甲。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