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非常嚴格的軍官,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當機立斷,命令民兵部隊在漢軍旗的大炮和重型火銃開火前,及時臥倒。

    這些措施,使得漢軍旗發射的彈丸,紛紛從民兵們的後背上方一兩米的距離上飛過。極大的減小了傷亡。

    隻有後麵很遠處,有些射程近的炮彈落地,有限的打死打傷了趴在地上的十幾個人。

    正藍旗的重步兵則列陣站大炮在後麵。靜靜的等待著。

    他們打算,火炮給明軍造成重大傷亡後,直接突擊進攻。一次性摧毀明軍。

    不得不說他們的如意算盤打得很精明。

    但是,聯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楊凡的操典,比他們多了四百年的戰場經驗,自然有對付他們的辦法。這個辦法就是,火銃射擊可以硬剛,因為板甲靠譜。

    如果對麵是火炮射擊,軍官就立即吹哨子,全體臥倒。

    這樣,不論是球形實心彈還是霰彈,就都沒用了。這東西都是直射武器,不可能向地麵打。

    這種原始的火炮俯角和仰角都很有限,因為炮架設計的很原始。

    大軍趴下後,直接也把後麵的野戰炮營和機槍營露了出來。楊凡在騎兵出動前早就安排了炮兵出來壓製敵人。

    這些大將軍炮因為身管短,射程很差,一般都在一百米到二百米之間。少數能達到三百米。

    畢竟葉夢熊的炮遼東很少。建奴也沒繳獲多少無敵大將軍炮和鍛造大將軍炮。都是小炮居多。

    而且一號大將軍數量也比較少,漢軍旗還是沒有太多的。他們有的,多數都是三號大將軍。

    而楊凡的三磅炮的工序是,鑄造完成後,燒紅了用水力鍛機鍛打。然後再用鏜床挖出炮膛,這種炮的長徑比達到了36倍徑。

    楊凡有這個時代最好的發射藥----栗色火藥。再加上長炮膛加持,可以達到極高的初速。

    雖然口徑不大,但是穿透力很強,威力可觀。做這麽長的炮管即使奔著擊穿盾車去的。

    這個長徑比已經非常大了,現代的很多火炮還有39倍徑的,雖然主流都是45倍徑,最新的都是52倍徑了。

    楊凡的三磅炮直射射程超過750米,初速遠超這個時代的火炮。炮營擁有三十門三磅炮。部署在距離漢軍旗火炮的五百米外。

    這裏,漢軍旗的火炮根本打不到這麽遠。

    而楊凡的三磅炮則完全可以打到他們。

    漢軍旗開火後,野炮營立即開火還擊。

    漢軍旗的大將軍炮,質量參差不齊,性能也差距很大,但都紛紛落在了臥倒的大軍後麵,根本夠不到後麵的三磅炮陣地。

    隨即,三磅炮開火了。

    三十輛炮車猛烈的後座,炮口噴出濃煙,密集的炮彈向著敵人的軍陣飛去。

    因為距離遠,和前邊有自己人。不能用霰彈,用的都是實心球形彈。

    一枚枚灼熱的球形彈,呼嘯著打進了漢軍旗和正藍旗的隊列。

    這些球形彈命中敵方的火炮很困難,但是打火炮周圍的人,一點問題沒有。

    三棒炮口徑隻有76毫米,但是,也足夠在人群中開出來一條血胡同。

    四個方陣,一萬三千步兵的陣列都是厚重的密集隊形,每一炮下去,都是十幾人的傷亡。

    然後跳彈,落下又是十幾人的傷亡。

    連續跳彈三到五次,才會停下來。

    三十門三磅炮使用定裝彈射速可以達到一分鍾兩發的水平。一輪接著一輪的打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