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始終不信任他。

    即使最後戰死,皇帝還懷疑他詐死,還迫害他的家屬。

    史書說,傳庭死,而大明亡。

    明末史,就是一部英雄們的悲歌。

    崇禎勤政,節儉,有權謀手段,懂政治,知進退,殺伐決斷。

    如果生在太平盛世,也許能做個唐明皇。可惜他生逢亂死,自己的性格又有太多的問題,能力也不足以應付如此複雜的局麵。

    不僅害了他自己,也害了一大票為他賣命的忠臣。

    1642年11月周遇吉隨兵部尚書,在楊柳青曾經與清軍大戰三天三夜。

    當時,清兵七萬餘眾入關,從山東劫掠大量物資和青壯年人口。

    經楊柳青北返關外,整個山東、河北兩省各地明軍,或望風而逃,或撤兵讓路。

    周遇吉當時已接聖旨,由楊柳青調往山西任總兵。

    當時,周遇吉本已帶兵開拔。完全可以不趟這趟混水。

    但他聽說清兵要過境楊柳青,遂率騎兵返回楊柳青,利用地形痛擊清軍,清軍死傷數千。

    這一仗,騎兵對騎兵,硬碰硬。創造了在明清交戰史上罕見的明軍以少勝多的戰例。

    楊凡組建河西守禦千戶所時,皇帝對軍官大肆摻沙子,周遇吉本來在兵部當個六品主事。

    他不願意大好年華,在機關混資曆,主動要求調動到戰鬥部隊帶兵。

    他是兵部尚書張鳳翼的親兵出身。因為作戰勇敢,被在遼東為官的張鳳翼發現,收為親兵,從此發跡。

    因為上麵有人,所以他的願望很快達成。

    他調來後,楊凡對他多有栽培。

    周遇吉帶著自己的五十個親兵,都騎著楊凡調撥過來的蒙古戰馬。在城牆內待命。

    隨著衝鋒號的響起,每個百人方陣的榴彈發射手,立刻對著城牆外打出了榴彈。

    他們站在隊伍的最後麵,因為發射時,發射管後麵不能站人,否則有變成烤麻雀的危險。

    一個伍合計五個人,伍長負責發射,兩邊各有兩個彈藥手負責裝填。兩外兩個人拿著手銃警戒保護發射手。

    此時,正值蒙古人衝擊的高潮。大批蒙古人再度衝擊到了城牆下。

    換防之後,明顯城牆上的防衛力量減弱了,蒙古人立刻抓住機會瘋狂進攻。

    門都是一個百夫長,今天所有人都殺紅眼了。

    他們一遍一遍的衝擊著,衝上來,又被打回去。

    此時,他們再度到了牆下,簡陋的梯子終於搭在了城牆上。他咬著彎刀,奮力往上爬。

    拉斯喜布汗說了,先登者重賞。

    他的主子,多吉塔布囊就在後麵督陣。

    城牆上的一個漢人,用長戟拚命的捅刺蜂擁往上爬的蒙古人。但換防後,城牆上的守軍減少,給了蒙古人機會。

    多吉趁機翻了上去,他從城牆上一露頭,頓時驚得目瞪口呆。

    牆內,密密麻麻的軍陣,沉默如水,帶來強大的威壓。

    然後,他就看到了,方陣後麵一個人扛著管子一樣的東西。

    隨著,一陣軍號的吹響。

    那個人扣動了燧發槍一樣的扳機。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