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應升接著說道:“老爺雖然我們人力資源豐富。但是,現在老爺的各種事業發展的非常好,很多都處於上升期。人手還是非常緊張的。”

    楊凡問道:“你看現在可以動員多少民兵,當然不能影響目前的重大項目。現在秋收在即,也不能影響莊稼收割。”

    “老爺,匠戶全是工人,一個也動不了。家奴和佃戶馬上就要秋收,秋收後還要播種冬小麥。去修大壩,大量的水利設施也要修建,畢竟現在新開發的荒地都遠離河道了。等水庫建好,灌溉用水要靠溝渠才能輸送到比較深遠的田地。未來幾年水利建設工程用人隻會多,不會少。”

    楊凡點點頭,這些他都有數,宋應升說得都是實情。“你覺得不影響其他項目的情況下,能組建幾個民兵輔兵團。”

    宋應升低頭反複考慮了一下,說道:“老爺帶走三個團就是極限了。不能再多了。征發的再多就要影響收割了。另外,大軍都走了,老爺的領地不能沒有防禦力量,還需要征召三個民兵團看守老家。這樣就需要六個團了。”

    現在雖然有百萬人口了,但壯丁也就二十幾萬人。其他都是老弱婦孺。真正能上陣的不多。六個團。兩萬人,已經快到百分之十了。再征發多了容易傷筋動骨。

    “好的,就征發三個團的輔兵吧。”楊凡排版道。

    “這次出征,為了便於運輸物資,我們沿著灤河向上遊行軍,目前我們能動員多少船舶。”

    運輸處的處長是黃浩,他時老人了。是最早跟隨楊凡的人之一。

    “老爺,目前改造好的蒸汽機船,隻有十艘,每條運力百噸左右。運輸處下麵其他的船,都是漕船。逆流而上運輸軍需,需要拉纖,或者船夫用竹竿撐船。速度非常慢。恐怕跟不上大部隊的行軍。”

    這是個大問題,部隊不可能等著這些烏龜一樣慢的船。

    “能否用蒸汽船做拖船,一條蒸汽船拖動幾條漕船逆流而上。”楊凡說道。

    他記得後世的大運河上,都是前邊一條機動船,後邊都是沒有動力的拖動的船,長長的一串,像是火車一樣的。

    “老爺高見,這個倒是可以試一下,我估計一條蒸汽船拖動五條漕船沒有什麽問題,那我們可以出動六十條運輸船,跟隨大部隊行動。”

    運輸問題解決了,此次出征,問題就不大了。楊凡的軍隊接近現代軍隊的作戰方式,及其依賴後勤。

    “財政處、物資處那邊,做好撥款和軍需物資準備了嗎?”楊凡問道。

    財政處長是湘怡,她說道:“老爺,目前已經批了五十萬兩的現銀。五十萬枚銀幣隨時可以撥付。後續計提了三十萬兩,作為超出部分的補充。”

    物資處和出納是湘瑩負責。她說道:“作戰物資會後就可以發放,物資充足,足夠打幾次這種規模的仗的。”

    接著,楊凡安排宋應升為首,加上沒有跟隨出征的頭頭們,組成臨時管理委員會,負責領地的日常事務,以及看守老家。

    最後,楊凡說道:“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謹慎。這次作戰如果打勝了,我們的家業就會在上一個台階。諸君必須緊密團結,全力以赴,不可玩忽懈怠。”

    眾人立刻起立,大聲應諾。

    散會後,會議安排迅速傳達下發。整個領地動了起來。

    楊凡從領地建設開始,就非常重視,一旦需要發動戰爭時,整個體係轉入戰時體係的問題。

    這次,是對兩年來戰爭動員建設的一次考驗。

    需要出征的各個部隊傳達命令後,官兵們一個個都是摩拳擦掌,老爺的家業正處於上升期,大家都有上升空間,所以每個人都想立下軍功。

    各個部隊,立刻分發武器和給養,整隊出發。到遵化城北的軍用臨時碼頭集合。同時各個部隊開始派人去新城倉庫領取物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