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你打算怎麽做。”林月如在楊凡耳邊吹氣如蘭,弄得楊凡耳朵癢癢的。

    “先不要想那麽遠,我們的實力還有限,現在有蒸汽動力船,先去把漠南的朵顏和土默特蒙古打殘,把漠南蒙古的哈喇沁部地盤占領然後經略漠北外喀爾喀諸部,直到小海東部的布裏亞特蒙古,先阻止沙俄進一步蠶食遠東。然後回過頭來幹掉鄂爾多斯濟農和土默特部,這樣蒙古問題大致解決後,轉過頭專心對付建奴。”

    “老爺,遼東那破地方,又冷又旱,糧食都長不好,沒看建奴都要挺不住了嗎,咱們要那個破地方幹啥。”小娘皮撅著嘴說道。

    現在她管著家,軍事行動花錢如流水,她現在已經非常清楚。她覺不劃算。

    老爺不願意浪費精力,在大明一點點熬資曆,升職擴大地盤。想向外發展,她也理解,畢竟陛下對楊郎還算是信任和使用,但是戒心很大。

    楊郎的實力進一步發展,說不定就會激化和皇帝的矛盾。現在可不是和皇帝翻臉的時候。

    “遼東是冷,主要是無霜期短,不夠糧食生長需要的時間,但是我們有生長周期短的種子,遼河流域再冷也沒有黑龍江那邊冷。幹旱也不是問題,我們有蒸汽機可以打井啊,水澆地怕什麽幹旱。那邊有好多的港口,鳥糞也可以運進去,肥料也不是問題。”

    林月如問道:“老爺您想釜底抽薪,壓迫士紳改變現在的這種竭澤而漁的模式,推動大明變革。我能想明白。不過,遼東的土地多嗎,能放的下這麽多的流民嗎。大明戶籍從成祖時就是六千萬,二百年不變,現在還是六千萬。實際上,真實人口誰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估計在這個數字的兩三倍的樣子。”

    楊凡摟著她說道:“你知道大明有多少耕地嗎”

    林月如歎了口氣,說道:“大明的土地數量一直比較玄幻,總是變來變去,連東廠都搞不清楚。完全是一筆湖塗賬。”

    她接著說道:“洪武24年(1391年)統計,耕地麵積才3.9億畝。過了兩年就變成8.5億畝。7年後又變成4.2億畝。天知道是怎麽回事。成化年間的數據也是一樣,成化21年(1485年)統計為4.9億畝,2年後變成8.3億畝。一次突然間多出3.4億畝土地。弘治17年統計為8.4億畝,1年後變成4.7億畝,突然間少了3.7億畝。我也是服了,土地這種不動產居然能憑空出現和消失。”

    小娘皮插話道:“我大明朝戶籍人口,一直在6000萬左右。耕地麵積4至5億畝是靠譜的,因為稅糧二百年都在3000萬石上下,雷打不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