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兵的被長官當奴隸使喚,被百姓罵做丘八。除了自己勉強混個飽飯外,根本養不起家,軍餉更是拖欠個沒完。

    隻有楊凡這裏,才給了他們應有的尊重。軍餉是大明最高的,普通士兵月餉三兩銀子,從來不拖欠。

    因為,軍餉不是長官發的,而是參軍時每個人都發一個興禾錢莊的存折,每個月軍餉都會打到存折上,根本就不過軍官的手,想貪墨也沒有機會。

    其他福利都是營裏的司務長負責發放,軍官隻管日常管理和作戰,軍紀和功過記錄歸監軍體係管的。

    人員的升遷降黜是團裏的人事科負責。犯罪的處罰是團裏軍法科負責的。

    權力極大的監軍係統和行政監察係統是楊凡的夫人,主母塗山月負責的。沒有人能把後門走到那裏去。

    主母和二夫人是東廠的檔頭出身,這個身份足夠把下麵的人嚇死。大明沒有人敢在番子麵前造次。

    也就老家丁出身的人能在夫人麵前有幾分麵子,其他人哪敢找事兒。

    財政上,總會計師是湘怡,每年的預算和決算都是她來負責。湘怡背地裏被稱為財神,是萬萬不能得罪的。

    出納是湘瑩負責。

    審計署是瑤光院長負責的。每一分錢怎麽花的,都要審計的清清楚楚。

    目前工業、農業、錢莊、軍事指揮、司法係統是老爺自己在抓,以後也必然會獨立出來。

    權力已經被關進了籠子,沒有不受監督的權力存在,就是老爺做的不對,各部門也是可以提意見的。

    既然沒有人能一手遮天,就保障了士兵們的權力。

    士兵們每天都能吃飽,一天有一頓可以有肉食和細糧,保證人人吃好。軍餉足額發放,家屬分配房屋,全家公費醫療。

    關於免費醫療,開始楊凡有些猶豫,但是真的搞起來發現,沒有想象的那麽費錢,財政是負擔的起的。這年代的藥物並不貴。

    很多病治不好,他也沒有辦法。

    楊凡的醫生都是書院裏的學生和征召來的各地老中醫,給他們一股腦的培訓《赤腳醫生手冊》,然後就分配到各地開辦的醫館中去。

    能解決哪些問題就解決哪些問題,治不好的也沒辦法不是。

    但是,盡管大病很多治不了。百姓們已經非常滿足了。

    因病致貧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既然有免費的醫館,即使沒有治好,他們也能坦然接受命運。絕對不會找楊凡醫鬧。

    現在當兵的和百姓,不分漢人和蒙古人,每個人都有事情做,沒有失業人口。

    家家有房子,孩子免費上學,全家免費看病。

    這些政策,完全就把人心穩定下來了。社會治安也好到令人發指。

    盡管這種保障是極低水平的。基層醫生隻有赤腳醫生,看病隻能看小病,大病治愈率很低。學堂也隻能認字和學簡單的算術,外加農業、牧業、工業的簡單知識。讀幾年就去種地、上工、放牧了。

    但是百姓們已經把這裏當成是大明的樂土,人人滿足。

    午夜時分,司北溝一家人送完了糧食,正準備回家睡覺。明天還要早起繼續槍手呢。

    這時候一個軍官陪著老鍾叔走來了。

    “大夥兒先別走。上麵看大家幸苦,軍營這邊燉了羊雜湯,還有饢餅。大家都吃飽了再回去。”

    其實幹到半夜,大家夥肚子都餓了,都準備忍一下,回去睡著了就不餓了。明早集合時,會給發饅頭和發麵餅子、鹹菜。那個是免費的。自己家的嚼穀兒就省下了。

    畢竟都太窮,不算計著過日子可不行啊。少一把柴禾就沒得燒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