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的心理負擔下,人有點魔怔了,沒事就念叨,百年後把皇位還給兩個侄兒。

    文宗皇後弘吉剌卜答失裏被他嘮叨的快瘋了。你他娘的立自己的侄子做皇帝。那老娘自己的兒子怎麽辦。

    有一次丈夫酒醉後,居然說要把自己的兒子分封到外地做藩王,皇後徹底爆發了。

    她思來想去,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老娘把人給你弄沒了,看你怎麽辦。

    明宗死後,八不沙皇後仍居宮中,表麵上得到文宗(圖帖木爾)的禮遇,她在大天源延聖寺邀諸僧作佛事,超度明宗的亡靈,又請道士建醮於寶虛、天寶、太乙、萬壽四宮,文宗為了隱瞞自己的殺人罪行,均滿足她的要求。

    但是,她看到明宗死時七竅流血,同飲的又隻有圖帖木爾,認定丈夫之死與文宗有關,心懷怨恨,經常暗中流淚。對文宗皇後弘吉剌卜答失裏,她也心中生厭。

    這一切,被太監拜住看在眼裏。對小人來講,你一擔不夠小心,真實的心思有所流露,被他們看出口子來,他們為了自己的富貴,就會立刻抓住機會,見縫插針,陷害你以求進身之階。

    皇後對八不沙的忌憚是個人就知道的。這個奸詐小人就決定用八不沙的性命來換取皇後的寵幸。

    有一次,拜住撞見八不沙,竟故意不請安,傲視而過。

    八不沙批評拜住不得無禮。

    就這樣,他製造出了八不沙和他的矛盾,並且和他說過話的事實。

    拜住轉頭便向卜答失裏進讒言,在八不沙的話之外,又加上了,她指責皇帝謀害自己哥哥的指控。說若不殺八不沙,恐怕留下一條禍根。

    因為他知道,皇後對事實不在意,在意的是能否找到除掉八不沙和兩個小崽子的機會。

    卜答失裏便向文宗建議殺死八不沙。她其實也明白,文宗總是嘮叨,更大的可能是對自己的一種心理治療,好比當了那啥,又想立那啥一樣。不見得是真心。就像痛苦時呻吟幾聲能減輕痛苦一樣。

    文宗開始下不了決心。畢竟他還有良知和羞恥感。

    拜住又向卜答失裏獻計,誣蔑八不沙勾結外廷大臣,謀立懿璘質班為太子。文宗認為自己也有此意,不置可否。

    卜答失裏又說明宗之死,與文宗大有幹係,若心慈手軟,將來要吃大虧的。

    可不論她百般誣陷文宗就是沒有反應。

    後來她實在是受不了了。就和拜住合謀,把八不沙騙出來,說是宴飲。

    三人一起觀看,饢坑烤羊,卜答失裏和拜往趁著觀看時,把八不沙從打開蓋子的饢坑口處,推入燒羊火坑中燒死。

    文宗知道後大驚,跑來把嫂子從饢坑裏,用勾羊的鐵鉤,勾出來時,已經和羊一起烤熟了。

    可憐的鐵鍋同學,就這樣成了孤兒。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