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李府的喊殺聲,火銃密集發射的聲音,迅速驚動了整個張家灣市鎮。

    因為太早,太陽才露頭,大多數人還在睡夢中。

    此時,各家商鋪的掌櫃的,連踢帶打的把夥計都轟起來, 一些心急的掌櫃的,破口大罵:“你麽這些殺頭短命的豬玀,還不快滾起來,李府糟了賊寇了,要是李府有失,仔細你們的腦袋。”

    各家店鋪基本都被東林的人把持著, 北方最繁華的碼頭除了些小商販, 賺錢的好買賣就沒有一樣是沒有文官背景的人能幹的。

    這裏沒有背景的人也可以混口飯吃,比如碼頭的苦力, 流動的挑擔賣混沌的。街頭雜耍賣藝的。但隻要買賣稍大一點就必須要有靠山,這在大明是幾乎是公開的。

    即使做小買賣也要被地痞勒索。而能在當地立足的地痞必然是官府吏員們保護的。否則早就完蛋了。

    這時候,整個鎮子都沸騰了起來,到處都是人聲鼎沸,每個院子都是人聲嘈雜的聲音。

    “快點,趕緊穿衣服,李三,去庫房把樸刀都扛來。賊人看著人不少。”

    “趕緊的,手腳麻利點,把三眼銃都裝上彈,快點。”

    “把本老爺的大槍拿來,讓這些賊寇看看爺的威風。”

    成群結隊的掌櫃帶領著夥計從各處院落裏洶湧而出,在街道上匯集,向著李府趕去。

    於此同時, 周圍的田莊看到李府上空升起的濃煙,也撞起了銅鍾, 敲響了銅鑼。

    鐺!鐺!鐺!

    “各家的壯丁都有了, 都到打穀場去集合,到拿著梭鏢和大樸刀、會射箭的帶著弓箭,主家糟了賊寇了。”

    幾十個莊子在快馬的聯絡下,由提前安排在莊子裏的武藝教頭,以及保甲長召集下,立刻行動起來,召集佃戶們的壯丁。

    當初租田時,講好的,田租從五成減少到兩成,但是每家都要出一個壯丁,農閑時操練,主家有事時要出動救援,賊來需打。

    鎮子裏很快就聚集了千餘人,這些人就不像李府的家丁,由那麽好的而裝備了,武器裝備都是自備,自然五花八門的,有鎖子甲可以穿在裏邊, 沒有的就是一身的布衣。

    也不像那一個營的關寧軍, 裝備魯密銃。身披全套鐵甲。

    他們持有的都是五花八門的冷兵器。基本都是什麽趁手,就用什麽。

    千餘人浩浩蕩蕩的,一路順著清晨的街道前往李府。

    一路上,這些人互相作揖打拱,腆著肚子,擼著袖子,大呼小叫的,毫無隊列的往李府方向趕去。

    遠處,街道的盡頭。

    黑壓壓的一片,站著一群身材瘦小的人,遠遠看去,這些賊寇普遍比這些山賊馬匪出身的夥計低一頭。

    但他們服裝整齊,以黑色和褐色為主色調,胸口上用白色漆畫著家徽和各種漢字標識。鬥篷下露出了精良的東瀛式樣的鎧甲。腰間插著倭刀。

    他們背上插著小旗,有的武士手裏還拄著旗杆,上麵飄揚著黑色的旗幟。

    走在前麵的商業街行首陳三爺心裏一突兒。

    他是整個鎮子裏商業行會的行首。

    平時商會裏有什麽事情都是他老人家說的算,他家族裏的一個叔公是東林的重要元老。

    陳三爺是浙江人,他當年在溫州,也曾上過城牆抵禦倭寇,見識過戰場。他看著這些人,怎麽看著那麽像是倭寇啊。

    隻不過這些人,穿著打扮太好了,倭寇都是衣衫襤褸的,很多赤著腳,除了有一把還算不錯的倭刀,並沒有什麽像樣的東西。

    而這些人,統一樣式的服裝,看著料子就非常好,腳上穿著皮質的長筒靴子。而且他們全部披甲。這就有點嚇人了。

    這個年代,盔甲可不便宜,大明也隻有邊軍和京營才都能達到全部披甲的水平。這些人看著長相和身材、氣質就是倭寇無疑的,但是,這裝備也太好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