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時候,也就是1627年,皇太極攻打錦州和寧遠。袁崇煥就是利用魯密銃取得寧錦大捷的。

    當時,他在東林黨的運作下,得到這種利器後,頓時就抖了起來。

    一改當年寧遠大戰時,他取得勝利的老一套,憑堅城用大炮。

    而是,把四千人的寧遠火器營八個營,拉出城外,在城牆下,用車營布陣,直接和皇太極打了一場野戰。

    魯密銃強大的性能在車營的掩護下,發揮的淋漓盡致。三段射之下,一千七百支火銃一次齊射,把建奴的重甲騎兵打的人仰馬翻。

    皇太極用重甲步兵衝擊,讓奴隸啊哈,推著盾車前麵掩護,但是城牆上的紅衣大炮又把盾車擊穿,傷亡慘重。

    車營就是用大車在兩側裝上厚木板作為防護,首尾用鐵鏈固定。車上載佛郎機炮和發熕炮,以及火銃和彈藥。

    行軍時,可以用牛馬拖曳,也可以用人力牽拉後推的行軍。

    這樣就把步兵變成了隨時可以組合堡壘的火槍兵或炮兵。用來在野外對付建奴的騎兵和野戰步兵。

    當時,魯密銃高達150米的有效射程,遠遠超過了建奴角弓最大50-60米的直射距離,他們雖然繳獲了大明少量的強弩,但是直射距離也就70--80米。

    弓弩遠距離拋射雖然可以射擊兩百米以上,但又因為車廂板材的掩護而無法擊中躲在射擊口後麵的明軍火槍手,從而沒有發揮用處的餘地。

    魯密銃的重型鉛彈,動能極大,建奴的三重甲,在八十米內就算能擋住也會有嚴重的鈍傷。

    這個初速下,棉甲根本吸收不了太大的能量。

    寧錦大捷一戰,袁崇煥派出的四千騎兵在後方夾擊建奴,結果即使前麵建奴的野戰步兵被魯密銃打崩了,但是還是給袁崇煥的騎兵造成嚴重的傷亡。

    不過,最終八旗承受不了這麽大的損失,轉而攻擊錦州城。

    錦州打了五個月,再一次死傷了一大堆人,沒有打下來。

    最後隻好撤退了。

    皇太極被打的高血壓都犯了,一個勁的流鼻血。

    袁崇煥手裏的四千多支魯密銃,還是萬曆朝皇帝自掏腰包給裝備上的。當時支出內帑三十多萬兩(多出來的是漂沒的數字)。

    這東西太貴了,一支至少造價要三十兩銀子。而且使用的顆粒藥和鉛彈價格每一發也是鳥銃的兩倍,三眼銃十倍。

    不僅僅造不起,也是用不起。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