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人,除了興禾收藏的六個人,書記和校長,孫主任,還有國按的同誌,每個人都盯著那個巨大的球體。

    “書記、校長,我必須立刻向上級匯報, 把這裏保護起來。至於怎麽運走,還請等上級的指示”楚宸說道。

    書記和校長點點頭,這是必須的。

    保護國寶的安全是第一要務,其他的都好說。

    不到十分鍾,大批武警趕到,把現場嚴密的保護了起來,外麵拉起警戒線,防止閑雜人等靠近。

    大批的專家隨後趕來,在專家的指導下,小心的把球體吊運到一輛車上,然後在武警的押送下駛往燕大考古係的小樓。

    到了考古係的小樓內部,專家們開始在亮如白晝的燈光下,開始打開球體。

    “注意,外麵的繩索是明代晚期或者清代初期的,這種棕繩本身就是文物,不要弄壞了。一定要小心的解開。注意這個打結的方式,對仔細拍下來,這是明代的方式。”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專家說道。

    年輕的研究人員們更加小心,隨著繩索的一條條解開,取下。包裹的氈子呈現在了眾人麵前。

    一個老專家仔細用放大鏡檢查了之後,點點頭,說道:“看材質和織造的工藝,這是厄魯特蒙古的手藝, 年代也很久遠。小心點別弄壞了。”

    氈子一層層的被打開,裏邊出現了好多牛皮的口袋, 袋子口用繩子紮緊。專家們震驚了,這些牛皮口袋也是文物。

    至少有幾百年曆史。

    最後,一卷卷外麵用絲綢包著,套子包裹著的竹簡被取出來。

    鄔先生對這些古籍已經做好了整理。他在抄寫時,就分門別類,每一卷都套上白色絲綢的套子,並提寫了編號和名稱。

    瑤光在傳送時,故意衰減了碳十四的含量,使之和明末的年代相符合。

    專家們看到這些包裝如此之新,都以為是現代的,不過仔細研究發現,居然都是明末的織造工藝,當時就大為吃驚。

    明代的絲綢保存下來的極少,定陵出土的基本都損毀了,這些絲綢的價值無法估量。

    最後當一卷一卷的竹書被拿出來時,專家們幾乎都瘋狂了。

    這些竹簡都是用刀子在青麵刻上去的,不是用毛筆和墨在黃麵書寫的,這一切都證實了,這是西周初年的竹簡。

    西周簡, 實錘了!

    現場頓時瘋狂了起來。

    一次性得到如此之多的西周竹簡,簡直時爆炸性的新聞。之前發現的西周直接的文字記錄就是青銅器上的銘文。但是這些青銅器上的銘文很少。一個青銅器上隻有幾十個字,甚至有的就沒有文字。

    這次發現了全套的連山易和歸藏易的竹簡。合計八萬四千字。這麽巨大的信息量時駭人聽聞的, 就是整理翻譯就需要十幾年時間。

    《連山》,後亦稱《連山易》,古多隻稱《連山》,其名初見於《周禮·春官宗伯·大卜》,據傳為天皇氏所創。

    遠古有三易,《周禮》雲:“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易,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

    其中連山易和歸藏易,兩千年來曆代典籍鮮有記載,學術界無不認為其已失傳,已成定論。

    此二易也成為華夏文化領域裏的一件千古之謎。

    曆來學界以為,連山易是以艮卦開始,如山之連綿,故名連山。

    而這次發現的連山易第一卷,確實是以艮卦開始,和古籍上的記載相吻合。

    燕大曆史係和考古係的教授們激動的渾身直打擺子,這是見證曆史的時刻,這些竹簡保存非常之完好,一看就知道這就不是從地下挖出來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