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團稱為興禾團練,團練使張疙瘩。

    三團對外稱為亂石灘守禦千戶所直屬團。掛在守禦千戶所總部下麵,團長驢蛋。

    守禦千戶所,楊凡利用原有的人員和最近北直隸都司派過來的三百多個武官,把架子搭了起來。

    招募了流民分了土地,用水車提水灌溉,開發荒地,基本把三個千戶所從新完善起來了。但楊凡就沒指望他們能打仗。原來的亂石灘百戶所軍官都升為百戶和小旗。安插進新的千戶所裏。

    雖然皇帝沒有給楊凡劃撥原來遵化衛的下屬千戶所,但是,北直隸都司還是把遵化西邊的荒地直到薊州交界都給了楊凡。

    這裏也改稱沙河守禦千戶所。

    沙河千戶所在沙河的北岸靠近遵化的位置上,和楊凡的土地隔河相望。這些衛所兵楊凡讓他們自給自足,按照大明的規矩上繳屯田籽粒。

    訓練和裝備什麽的都是按照大明的來。早期楊凡顛覆一些,自己開鐵廠的,武器什麽的也不算什麽。以後打下糧食在補給楊凡就行。

    這裏的地是之前兩個千戶所的,但是早都荒蕪放棄,這次都司劃給新成立的守禦千戶所,遵化這邊也沒有什麽意見。

    這次劃分完畢後,楊凡就和遵化那邊基本沒有什麽關係了,本來守禦千戶雖然比衛低半級,楊凡在遵化衛是指揮同知,但他的守禦千戶所直屬於北直隸三司之一的都指揮使司。

    和遵化衛沒有統屬關係,兩家說白了就是各管各的。

    楊老爺在遵化這一帶半年內招撫了三十多萬流民,官職也想火箭一樣竄起來,聖眷正隆,在當地有很大的聲望。

    楊凡一開始招兵,立刻就吸引了大量的適齡青年報名。

    不過這一次待遇可沒有......原來的高了。

    一個月三兩銀子那批人都當了軍官,新招收的士兵月薪隻有三錢銀子。績效獎金另有兩錢銀子。合計每月五錢銀子。

    績效部分要看你的表現,能拿到多少是有嚴格的規定的。達到每一項都有相關的錢。

    盡管待遇降低了,但是仍然遠遠高於此時的衛所兵和營兵。營兵明麵上是三錢銀子一個月,實際上根本拿不到,隻有一半左右,還經常欠餉,鬧出兵變之類。

    這個待遇至少是營兵的三倍左右。

    這十條船改造完成後,航運出成立了草原航線科,專門負責今後和草原的運輸。

    草原上的牧民其實有很大的和內地貿易的需求,一邊都是通過邊境官辦的榷場,或者通過朝貢貿易。

    草原上的物資嚴重匱乏,如果楊凡可以自行打通一條航線,那真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像那些晉商什麽的用駱駝運輸,他們弱爆了。

    楊凡在成本上能競爭的讓他們賠掉了褲子。

    這塊土地楊凡決心要牢牢把住,明年清軍就會攻破大安口等長城多個關口,入侵關內,這塊土地在清軍入侵路線的西麵側翼,可以威脅清軍的後路,有很大的戰略價值。

    楊凡後續就會把三千新招募的騎兵都運送到哪裏去,在草原上組建騎兵,然後向西擴展。

    因為漠南蒙古的西部是實力很弱的一些部族,正好適合楊凡現在的力量逐步蠶食。

    黃三現在已經積功升為營長了,這次他帶著他的營,到這塊草原上先行穩定形勢。

    然後,用後續運來的水泥和當地的石塊修建堡壘。把這塊地牢牢的握在手裏。

    今後楊凡的騎兵部隊就在這裏組建和訓練,隻有草原上稱雄的騎兵,才是真正能打仗的騎兵。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