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著咖啡壺煮咖啡的香味,和周圍十幾個女孩子的體香,楊凡心滿意足的點點頭開始給她們普及船舶推進技術。

    穀晸/span這個時代,船舶推進除了風帆外,用人力的就隻要有限的幾種方式。撐杆、船槳、船櫓、水......輪。

    在側麵用胳膊劃動的是船槳。

    在側麵或者後麵完全沉入水中,在水中攪動的是船櫓。

    用腳踩踏,通過傳動軸帶動船側麵的木輪子劃水推進的是水輪。

    用船槳劃水,整個運動周期,船槳有一半的時間以上不在水中。而船櫓的整個運動周期都在水裏,也就是船櫓的力量都作用在水中,浪費遠比船槳少。

    櫓的操作方式極為合理,它利用杠杆原理,隻要在櫓的握手端施加不大的力、搖動很小的角度,再加上櫓繩的借力,就能在櫓的入水端產生很大的力並增大它的擺動幅度。

    船櫓還可以代替舵機。要是改變櫓的角度扳動,還能起到船舵的作用,使船轉向。船工術語中的“扳艄”、“推艄”,即是將櫓側過來“拉”和“推”,使船右轉、左轉的意思。

    船櫓的效率至少是船槳的一倍以上。

    而水輪更厲害,因為下肢踩踏的力量遠遠大於上肢劃船和搖動船櫓的力量。同時水輪劃水效率遠高於船槳和船櫓。

    而完全沉入水中的螺旋槳,效率最高,它比眀輪輕便簡單,而且完全浸沒在水中,效率達到最高。

    楊凡的想法是在漕船上的兩舷外側安裝類似自行車的裝置,帶動一個小型螺旋槳。用人力踩踏,這樣足夠把漕船按照三節左右的速度溯流而上。

    一條漕船有二十米長,兩舷足夠安裝各二十台這樣的裝置,四十個人集體騎行的方式推進,足夠實現動力自主的航行,淘汰掉拉纖的落後方式。

    而且這種改造不用破壞漕船的結構,非常簡單,重量也輕。原有的載重能力影響不大。如果試製成功後,今後所有的內河都可以這樣解決動力問題。

    還不耗費能源,百公裏耗費饅頭兩個。

    眾女聽得目瞪口......呆,這樣也可以。

    楊凡的後院有幾台女士腳踏車,是瑤光弄來的小輪車。

    她騎著玩的,後院的女人們基本都玩過。

    這個東西,她們知道原理,也會騎,不難理解楊凡的設想。

    說弄就弄,楊凡立刻下令把五台腳踏車都拆了,連夜讓興禾鐵廠鑄造了青銅的螺旋槳。鐵匠營打造相關的配件。

    第二天就改造了一條小船來試航。

    這條船八米長,一米寬。原來是用竹竿撐船的。楊凡看中了它的長款比,這樣8比1的長款比速度會很快。

    兩舷各裝上兩組螺旋槳,尾部一組,外加舵機。

    看到新船下水試航,張疙瘩、驢蛋、磨桌等人爭先恐後的要當試航員。這些人對老爺的新發明一向抱著狂熱的擁躉態度。

    他們都明白,老爺是星君轉世,本事大得很,經常能發明出這世上沒有的東西。

    這要是成功了,以後他們也會隨著螺旋槳船永載史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