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為王之臣不管事,不把向戶部追討欠餉,才導致官兵欠餉。等到袁崇煥上任,魏忠賢都沒了,自然沒有餉銀了。

    下級官兵不按月發餉是不行的,他們就靠這個生活。

    一個月可以忍耐一下,兩個月還不發餉,沒有飯吃,有的人把馬賣了,來解決吃飯問題。還有的人把衣服當出去,解決吃飯問題。

    等到三個月、四個月、五個月還不發餉,實在沒法生活了。

    拖欠了六個月,這才造成了兵變。

    崇禎啟用袁崇煥之後,王之臣被罷官,他毫不猶豫,立刻就走。

    王之臣是拍拍屁股走了,兵變他沒趕上,自然也就沒有責任,責任全歸了袁崇煥了。

    袁崇煥氣的咬牙。

    可他在生氣又能有什麽辦法。

    因為是他賴在京城不走,結果出了兵變。

    這一個月的時間,他幹什麽去了。

    要是他早到了,能出這樣的事情嗎。

    此時,用屁股想,他也知道,皇帝一定在乾清宮裏咬牙切齒的罵他。

    “我去找陛下,陛下答應我,軍餉軍費絕不拖欠,讓陛下撥款先把拖欠的軍餉解決了”袁崇煥站起來就要走。

    錢龍錫趕緊站起來拉住他,說道:“元素你別激動,戶部沒錢,你找陛下有什麽用。陛下也變不出銀子。”

    袁崇煥氣憤的說道:“那陛下怎麽答應我好好的,絕不在軍餉上出任何問題。”

    錢龍錫捂臉,真是沒法和這個袁蠻子溝通,你說五年複遼可以,陛下就不能說錢沒問題嗎。

    袁崇煥冷靜了一下說道:“我先去找戶部,他們要是不給,我再去求見陛下,這件事總要有人來負責,不能拖著,如果拖到士兵都投降了建奴,就悔之晚矣。”

    錢龍錫有些憐憫的看著他,想了想,從桌案上拿出了一道手諭遞給了袁崇煥。

    袁崇煥接過來一看,原來是崇禎早就為這個事情下聖旨了。顯然皇帝知道的比所有人都早。

    這份聖旨看的袁崇煥一顆心在往下沉。

    陛下這份聖旨根本就不是給他的。而是繞過了薊遼督師,直接下給兵部的。

    內容很簡單,要求兵部嚴令,遼東的上一任和現任領導立刻平息兵變,不得使嘩變的官兵投了建奴。

    這份聖旨一個字不提軍餉的事,而且通篇沒有提到袁崇煥的名字。新任遼東領導不就是我嗎。

    袁崇煥明白,這說明陛下已經對自己開始不滿了。

    錢龍錫目前暫時在兵部當值,所以才拿到這份聖旨。

    崇禎給他聖旨的意思也很明顯,袁崇煥是你舉薦的人,他賴在京城不走,現在前線因為領導層真空,出了這麽大的簍子,你們東林的人看著辦。

    袁崇煥和錢龍錫相對苦笑。

    不用說,陛下這是不高興了,開始對東林有意見了。

    站在崇禎的角度看,這事就是袁崇煥遲遲不去赴任才鬧出來的,你是寧遠的老領導,那十三營士兵都是你訓練出來的,你帶著他們取得的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威望一時無二,如果你到了寧遠,還會出這個事情嗎。

    至少他們不敢造次吧。

    有什麽問題不能商量的,搞到現在,嘩變、逼死巡撫。

    朝廷顏麵掃地!

    可在東林看來,天大地大沒有抓兵權大,袁崇煥放炮說五年複遼,東林不認為他做的不對,隻要抓住了遼東的軍權就是勝利。

    至於皇帝,以後在慢慢想辦法糊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