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城門緊閉,任何人不得出入,而且城牆上還有兵丁警惕的盯著城下。

    “大人,今天城外有客軍過境,估計是怕擾民,所以不開城門。要不咱們堅持一下,再有一個半時辰就到朝陽門了,咱們進城吃飯。”一個幕僚模樣的老頭說道。

    這個大人看著四十出頭的年紀,沒有說話,而是策馬跑上旁邊的一個小山包,居高臨下的仔細的觀察起這支隊伍來。

    隻見這支隊伍軍容甚是整齊,一個個官兵盤腿席地而坐,排列的非常規整,可以看的出來,是按照營為基本單位,內部是按照三十人為一個模塊就坐的。

    看著這麽大一片,足足有五千多人,卻沒有一個人說話,靜的嚇人。

    這些官兵麵無表情,正襟危坐,腰杆挺的像槍杆兒一樣,沉默幾乎形成了一種威壓,讓他有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

    這支軍隊的軍紀居然如此森嚴。

    這時候,那個幕僚也策馬走到大人的身邊,“大人,這個時候出現在這裏的,應該就是那支把楊柳青匪徒剿滅的部隊,聽說,他們在京城裏,還幫助皇帝弄倒了九千歲。”

    “沒錯了,應該就是他們,這些人一看就是上過戰場的精兵,好大的煞氣。”這位大人撫摸著胡須說道。

    “拿著我的帖子送過去,既然進不了城,咱們就叨擾一下這位楊大人,人的名,樹的影,外麵都把他傳神了,哼!”這位大人冷笑著說道。

    楊凡和大隊長們,以及總部的人在一塊休息、吃飯。正等著炊事班把飯菜挑過來,親兵過來報告,說是有人求見。說完遞過來一張大名刺。

    大名刺上寫著,前兵部右侍郎袁崇煥。

    楊凡沒想到居然在這裏碰到他了,他居然還要來拜訪自己。

    袁崇煥是孫承宗的學生,孫承宗是老牌東林黨人。所以袁崇煥是嫡係的東林黨成員。

    楊凡有些沉默,他其實不太想見這個袁都督,這是一個爭議很大的曆史人物。楊凡對誰是誰非沒有什麽興趣,也不想評論是非功過,但是,從史書看來的記載讓楊凡不是很喜歡他。

    但是,人家是文官,正三品的前兵部侍郎,盡管被九千歲擠兌的,自己辭職回廣東老家了,但是,人家這次回來是在東林黨的背後支持下複出的,隨後就任薊遼督師。

    自己小小的遵化還在人家的地盤內,還要看人家臉色吃飯,不見實在是不好。而且這人做事的邏輯和腦回路,楊凡搞不太明白,對自己整不明白的事情,楊凡一向是比價謹慎的。

    因為毛大帥就是前車之鑒。

    “大家和我出去迎接一下袁大人吧。都給我恭敬點,誰要是施禮,看我怎麽收拾他。”

    眾人看楊凡很嚴肅的交代,頓時都心裏一凜,紛紛大聲答應。

    袁崇煥沒有等多久,就看到一個非常年輕的小夥子,帶著一群軍官出來迎接自己。

    這楊凡看著可真年輕啊,一臉稚氣未脫的樣子。

    袁崇煥心裏感歎道。

    自己在他這個年紀,還在讀書考科舉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