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撀  “好嘞,您就擎好吧,保準讓您姑娘,美的跟一朵花似的。一定得楊大人的歡心。”趙婆婆恭維道。

    “借您的吉言了,我們做奴婢的,哪敢求得老爺的歡心,做好本分罷了。”梅姨趕緊謙虛的說道。

    “您就不用自謙了,我們都知道的,梅管家您可是塗山小姐的心腹人兒,梅香姑娘更是和塗山小姐情同姐妹,小姐這是多麽的抬舉啊!這不,一過去就給了妾室的名分。以後到了楊府可就享福嘍。”陳婆婆也接著說道。

    梅姨擦了把眼淚,說道:“當初梅香他爹得了肺癆沒了,我們娘倆實在是活不下去了,幸好老爺看我們可憐,收留我們進了府,這才遇到了好人家,這些年衣食無憂,梅香還能給錦衣衛千戶大人做妾,這是想都不敢想的福份。”

    “這大喜的日子您還哭啥,別把姑娘弄哭了,花了妝。”看梅姨引動了傷心事,兩位婆婆趕忙勸導道。

    卯時正刻,西城鐵獅子胡同已經聚集了無數的挑夫和穿著喜慶衣服的家丁。等待出發。

    送嫁妝的路線早已經定好,要從鐵獅子胡同出發,沿著皇城北大街,一路去東四的楊府。

    發嫁妝時,大件家具兩人抬,成套紅桶分兩頭一人挑。

    提桶、果桶等小木器及瓷瓶、埕罐等小件東西盛放在紅扛箱內兩人抬。

    一擔擔、一杠杠都朱漆髹金,流光溢彩。

    床、桌、器具、箱籠、被褥一應俱全,日常所需無所不包。

    五十個身穿喜慶服裝的塗山府家丁開道,一百名鼓吹手奏樂,580名挑夫抬嫁妝。

    一路吹打,送嫁妝到楊府。

    嫁妝的種類包括了衣、鞋、住、行、婚、桑、綾、羅、農、工這十個方麵的東西。

    送嫁妝的隊伍洋洋灑灑排隊有幾裏長,一路上鞭炮鑼鼓滿天響,滿眼望去十裏皆紅。

    這種蜿蜒數裏的紅妝隊伍,從女家一直延伸到夫家,浩浩蕩蕩。

    仿佛是一條披著紅袍的蛟蜿蜒而過,洋溢著吉祥喜慶,炫耀家產的富足,故稱“十裏紅妝”。

    這是民間嫁女的最高送嫁妝規格。

    小娘皮這些年在東廠當差,還是實權檔頭,沒少搜刮。小金庫滿滿的。這些家當她自然要帶走,以她的脾氣怎麽可能留給後娘。

    塗山夫人,看著眼皮直跳,她第一次知道,塗山月的秀樓裏居然私藏了這麽多財物。

    這是多少錢啊,就這麽都帶走了,急的她一個勁的拉塗山墉。

    塗山墉生氣的瞪了她一眼,不好在外人麵前訓斥她,哪有當娘的琢磨閨女財物的道理。

    小月攢下這麽多財物,那是孩子的本事,人家就沒指望你,自己攢好了嫁妝,你沒給啥東西,還有臉打主意,這是多沒臉的事情。

    況且,姑爺可是陪嫁了千兩黃金,還不知足。

    塗山墉無奈的歎了口氣,要不是看她是宜男之相,自己當初怎麽會娶了這麽個蠢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