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媽媽都先搶了一些五十元一斤的,都在等待春節後的特殊價格。

    遵化,興禾書院。

    瑤光推了推眼睛,合上了講義。

    “諸位,關於植物學初級課程,今天就講完了,請大家認真複習,三天後結業考試。現在下課。”

    下麵坐著的都是三四十歲的老秀才、老童生、還有一些十五六歲的少年。這些少年是速成班出來的,有一些是準備加入到教師隊伍,去新成立的師範學堂任教。

    由於楊凡給出了重賞,啊,不對現在叫獎學金。這些科舉的失敗的渣渣們,重新鼓起了勇氣,用當年玩命考科舉的勁頭,開始學習新的知識。

    比如陳老夫子,以五十八歲高齡,已經通過了七八門課程的考試,拿到了三十多兩各種獎學金和助學金銀子。

    連他孫女的嫁妝錢都攢出來了。

    等他們真正的進入這些新的領域後,才發現自己這些年的時間真是虛度了,現在學的這些才是天下的至理啊。

    以前科舉學的都是什麽玩意,除了識字,百無一用啊。

    瑤光每天上午上兩節課,下午四節課。分別教授數學、物理、化學、地理氣象學、生物植物學、經濟學。

    這六十多個老少就是她的第一批學生。

    瑤光夾著講義準備回去補個美容覺,小睡一下,再敷個麵******生都散去後,看到一個十六七歲的男孩子站在門口等她。

    “先生,我是您的學生,我叫田自立”

    瑤光點點頭,她有印象,這是一個沉默寡言的小夥子。坐在最後排,不愛說話。

    “你有什麽事情嗎”

    “這次第二屆速成班畢業後,先生讓我們自己選擇一門學問,做為進一步深造的方向。我記得,先生講過,不同的植物是可以進行嫁接的,目的是獲得更好的生長條件和產量,還能抵禦病蟲害,我很感興趣。我想和先生學習這方麵的知識。”

    瑤光有些詫異,她的這批學生大部分都是些飽經社會毒打的老秀才、老童生,他們都有很強的功利心理。

    畢竟一家人要靠他們養活,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是很現實的問題,他們都喜歡學些一些能拿到高薪的學問,一些在楊凡的體係會有很大發展前景的學問。比如很多四十多歲的老秀才居然咬牙學習數學、物理、化學。準備分科之後去鑽研鋼鐵冶煉。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鋼鐵行業才是楊凡產業的核心。那個建設中據說是用生鐵來煉鋼的平爐,每天都要有書信向遠在京城的老爺匯報進度和遇到的問題。

    最無人問津的就是農學,因為沒有人願意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去種地。

    今天倒是碰到了一個。

    “你能說說你為什麽要選擇農學嗎。”

    田自立青澀的臉上有些低落,低著頭說道:“我們一家是宣府人,逃荒來到了遵化,全家人除了我和妹妹,都病餓死在了路上,這一路我看到了太多的人間慘劇,有人吃樹皮,消化不了,又拉不出來屎,吃不下東西,活活漲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