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行會的各大上鋪,帶著小米去換。有多少換多少,就是陳糧咱們也要,隻要沒發黴就行。中鋪和小鋪先不要參與。”

    龔祖三一聲令下,當天就有上百車的小米被送到了興禾糧店。

    各大糧店的活計,堵門叫囂,讓老板出來,趕緊兌換。周圍好多人圍著看熱鬧。

    本來就有很多的小民散戶的用家裏的小米來換大米。趙富分析老爺這是想拉一批客戶,就是瑤光姑娘說的什麽廣告的意思。這一下子就打出名氣了,還給廣大市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隻要大家知道了本店就好辦,新店怕的不就是沒人上門嗎。再說了換完米,說不定還順便從店裏買點別的呢。

    這個活動大概就是老爺說過的促銷啦。這點損失還是很值得的。

    可糧食商會摻合進來性質就變了。

    趙富趕緊來找瑤光姑娘。

    楊凡走了之後,瑤光明顯就是楊凡的代理人,大家有事都來她這裏請示。

    “姑娘,遵化糧食商會的人一下子就送了上百車小米,咱們給他們換嗎。”

    “哼,這是欺負我們是新店,立足未穩。換,有多少收多少。”瑤光皺著小瓊鼻冷哼道。

    龔祖三用手抄起剛剛換回來的大米,放在鼻子下聞了聞,冷笑道:“果然是是陳米,還是三年的陳米。”

    陳金是行會裏第二大糧食商人,他把米粒放進嘴裏,細細的嚼碎了嚐了嚐,奇怪的說道:“吃不出來是哪裏的米,這米太差了,味同嚼蠟,一點白米的香味都沒有。”

    他這種祖祖輩輩幹這個的老米蟲,居然鑒別不出來,到讓眾人吃了一驚。

    王懷問道:“會不會是海外來的交趾米或者暹羅米”

    陳留材反駁道:“這米雖然沒見過,但米粒短粗渾圓,明顯是粳稻,這是北方米的特征,暹羅米和交趾米,甚至呂宋米都是秈稻,米粒細長,這是不可能混淆的。不可能是海外來的。”

    王懷又問道:“會不會是朝鮮米或者東瀛米”

    幾個老掌櫃紛紛搖頭,絕對不是。

    他們是什麽人,他們說不是那就絕對不是。

    “現在就煮,熟了嚐嚐味道再說。”龔祖三說道。

    不大一會,米飯好了,幾個人都用小茶碗盛了一點,慢慢品嚐。

    所有人都搖頭,不好吃。

    一點米的香味都沒有。

    咀嚼著有嚼蠟一樣的感覺。

    怪不得那個姓楊的小子舍得用來換小米。

    要是楊凡在這裏,當然要笑他們。

    這是現代的雙季雜交水稻,化肥農藥催出來的,產量上去了,味道嗎,就不要抱太大的希望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