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解釋道:“楊凡辦事時勇於任事,毫不拖遝。這倒是優點,但朕能看出來,他這個人是你推一下,他動一下,你要是不給他安排點事,他根本就是在混日子。而且和朕說話也是非常的謹慎,一般都是有七分把握也隻說三分話。”

    周皇後想了想,這倒是,從塗山月那裏了解到的楊凡也是這個樣子,不過他說這事能行,一般都很靠譜。

    “朕曾經問他,如果讓他做薊遼總督,以他的才幹多少年可以平定遼東。你猜他怎麽回答的。”

    周皇後笑道:“陛下這是和他開玩笑罷了,他兩個月前還是百戶呢,雖然能打仗,會練兵,還善於經營賺錢。但您這樣說,肯定把他嚇壞了,一句話也不敢說了。”

    “哈哈哈,朕看他年紀輕輕地,非要整天板著臉,裝出一付老氣橫秋的模樣,甚是好笑。當時確實是開個玩笑。”崇禎笑著說道:“當時他長大了嘴巴,直接蒙了。哈哈哈。”

    周皇後笑道:“陛下真是的,拿老實人開玩笑。”

    “不過他發了一陣呆之後,還是回答了朕的問題。”

    周皇後倒是來了興趣,問道:“他怎麽說。”

    “五年生聚、五年練兵、五年征戰、五年平遼。”崇禎說道。

    周皇後口中反複念了幾遍,緩緩說道:“雖然二十年時間有些長,但也是老成謀國之言啊。楊凡倒是個老實人,寧可多說,不願意到時兌現不了。這也符合他謹慎的性格。”

    穀  崇禎歎了口氣,緩緩說道:“這大明如今內憂外患,情況每一天都在惡化,朕心急如焚,隻想著早日平定外患,好集中精力解決國內的問題,朕是真的等不了二十年啊。”

    周皇後也歎了口氣,說道:“妾身接手了內庫才知道,內庫裏就剩下了三十九萬兩銀子,七十萬匹各色布,十五萬匹絹,海運倉、北新倉,南新倉、舊太倉、興平倉、富新倉、祿米倉七倉的糧米總共才一百八十多萬擔,這些糧食也就夠給官員軍民發俸祿的,百姓所食還要依靠民間的糧商,如果今年糧價繼續上漲連平抑糧價的糧食都沒有。這次楊凡買地進了二十萬兩銀子,倒是今年內庫收入最大的一筆呢。”

    二十萬兩銀子,可以解決很大的問題,等於內庫存銀增加了一半。

    “不過,楊凡給宮裏送來的銀子成色很特殊。”周皇後說道。

    “如果成色差些,也不要計較了,畢竟這麽多銀子他拿出來也是不容易的,不要寒了忠臣的心。”崇禎以為銀子的質量不太好,勸說道。

    “不是不好,是太好了,送銀子來時,我看到都是一兩一枚的銀幣,不知道怎麽做出來的,非常的精致,每一枚都一樣重,我用天平隨即抽取了一百枚,都是分毫不差。而且銀光閃閃,像鏡子一般。”說著皇後掏出了一枚銀幣遞給崇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