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也不跟他廢話,直接把《連山》竹簡的第一卷平鋪在桌子上,桌子四角放了四盞電石燈。照耀的和白天一樣。

    直接用手機把第一卷拍照過去。

    楊凡數了,一支竹簡上大概二十字。一捆竹簡就是一卷。大概有五十根左右。一千餘字的樣子。

    管總那邊很快接收到了圖片,看了一眼,感覺心髒漏跳了一拍。趕緊閉上眼睛整理一下情緒。

    他早就覺得楊凡這小子不一般,沒想到這種東西都能弄到手。

    先不說內容,第一眼看去,就看出這不是一般的竹簡。

    他是專業研究這個的,行業內對竹簡的分類大致按照一個時間點分為兩類。

    這個時間點和屈原有關。早期的竹簡是在竹子外麵的青色麵用刀刻的字,晚期是用筆墨在竹子內部的黃白色內麵寫的字。

    在熊正則,也就是楚國的屈原大夫末發明筆墨之前。周人是用錐刀在竹青麵書寫字。

    用錐曰“刺青”。

    用刀曰“殺青”

    這種書寫方式比用筆墨在竹黃麵寫書寫還簡便。但“青麵簡書”的問題就是不容易長期保存。容易在使用中磨損。

    楊凡發過來的竹簡,全是在竹子青麵用刀刻的字,這是西周竹簡的特征。

    這本身就是極其罕見的,現存的春秋竹簡都很少見。更不用說是西周竹簡,甚至可能是更早的竹簡了。

    而簡書又有統一製式。簡書製式分大簡和小簡。即三緯簡和二緯簡。

    一支簡要寫三十幾個字的就得用大簡。一支簡要寫二十幾個字的則用小簡。

    楊凡這捆竹簡就是標準的二緯西周簡。也就是說這種竹簡一定比屈原出生的那年要早,也就是公元前305年。

    管總仔細的放大圖片,幸好楊凡舍得在手機上花錢,像素超級高。根據穿竹簡的牛皮繩子的外觀和特殊的打結方法,管總可以八分確定這就是西周早期的竹簡。

    管總激動的開始一點點看內容,有些地方汙穢不堪,已經把字蓋住了,但沒關係,紅外線下還是能看的出來字跡的。

    “兄弟,這竹簡你有多少卷,我告訴你這是連山易,全本有八萬字,估計要有你這個大小的竹簡八十多卷。”管總沒指望楊凡能弄到太多。能弄到一卷都很了不起了。

    現在戰國簡都是國寶的情況下,更不用說西周簡了。

    楊凡抓起羊腿豪放的啃了一口,接著把手機攝像頭一轉,用羊腿指著地上鄔九齡搬來的一堆竹簡,拍照用微信傳送過去,說道:“喏,那些都是,估計有上百卷。”

    聽到楊凡的語音,看到地上一堆竹簡,管總差點沒把眼珠子瞪出來。

    全套的,一整部連山易!

    他幾乎心跳的從腔子裏飛出來。這小子這是要上天嗎。全套的!

    “兄弟,你聽我說,這東西現在是誰的。”管總急忙問道。

    楊凡想了想,感覺事關重大,還是留有餘地的好。

    楊凡說道:“是我一個朋友的,他很低調,不願意曝光。委托我來處理。我找您就是想請您先幫我初步看一下,這東西真不真。”

    管總今夜注定興奮的無法睡眠了。他快速的回道:“這個東西事關重大,不是我能鑒定的,需要全國的專家集體鑒定。不過我可以告訴你,這東西我有八成把握確定是西周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