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工兵立刻開始行動起來。

    一個時辰後足足上千筐的竹簡和帛書被弄到了花園最大的房子南花廳,幾人認真的翻閱了這些東西後,陷入深深的迷惑。石勒陛下的藏寶嗎。怎麽都是書。

    良久之後,鄔先生感歎的說道:“史書上記載,石勒是奴隸出身,生逢亂世做了趙國的開國皇帝。他目不識丁,但是非常酷愛聽別人給他念書。他是一個非常熱愛學習的帝王。他到處收集書籍,收藏在皇宮裏,在他看來這些寶藏就是這些圖書了。”

    小娘皮氣惱的扔下一捆竹簡,鬱悶的說道:“找來找去,廢了這麽大的勁兒,就找到一些破竹子,真是晦氣。”

    鄔先生笑著說道:“也不能這麽說,姑娘不必氣惱。在我看來,這些書的價值遠遠超過那些金銀財寶。”

    看到楊凡和小娘皮看他,一副不解的樣子。

    鄔先生介紹道。中國的文化自古以來經理了六次浩劫。

    第一次是秦始皇焚書。除了秦宮典藏的外,大部分民間和地方的圖書被燒毀。而秦宮的藏書又被項羽焚毀。從夏商周三代以來的典籍毀於一旦,楚漢戰爭是一次文化的浩劫。

    第二次文化浩劫,發生在東漢末年,當時董卓劫持皇帝和大臣,為了逼迫百姓遷都長安,而放火焚燒洛陽房屋,當時的房屋都是木質的,大量書籍跟著燒城被焚毀。

    隨著皇室搬運到長安的部分藏書,也沒有保住。後來長安也淪入戰亂,皇家和官府典籍、民間藏書,盡數失蹤。

    幸虧當時有大才女蔡文姬。

    她的父蔡邕曾藏書四千餘卷,其被王允殺害,家被焚燒,蔡文姬被亂兵擄走,後又反複被各路叛軍搶來搶去。最後又被匈奴人搶去。蔡家家破人亡,這些書籍都在戰亂中失散。

    曹操把曹文姬從匈奴人那裏贖回來後,蔡文姬隻憑驚人的記憶力居然能默寫出四百卷。這些書被曹操引為至寶。可見東漢末年的戰亂對文化的毀滅。

    第三次是文化浩劫是西晉八王之亂、永嘉之亂,洛陽再次淪為廢墟,民間和皇家典籍再一次損失殆盡。

    而羯人石勒收集圖書就是在這之後不久,司馬氏流散的圖書被石勒收集了很多,而這個寶藏就是石勒個人收集到的流散的圖書典籍。

    這些簡直就是無價之寶。

    後麵的幾次文化大毀滅,還有西魏滅南朝梁、唐安史之亂、北宋靖康之難、乾隆編撰四庫全書、太平天國燒妖書等等。

    楊凡聽鄔九齡介紹了石勒藏書的來曆。敏銳的感覺到這些圖書文獻的價值遠遠超過了金銀玉石。如果能把這些東西帶回現代,影印出版,把曆史缺失的重要一環補上,對中華文明是巨大的貢獻。

    要不拍一張照片給管總看看。揚凡記得他好像對古籍很有研究。

    www.biqiuge8./book/75359479/673396559.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