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主,咱們寶興船廠,呃,是興禾船廠,咱們興禾船廠雖然不大,但是該有的活計種類還是齊全的。”陳亮說道。

    “當初老朽剛進船廠當學徒時,還是更上一任東主的時候,那時候咱們船廠興旺啊,足足有一千三百多人呢。能造兩三千料的大福船呢,一千五百料的廣船,還能造暹羅船呢。每年接到修造的漕船訂單,有上千條之多啊!”

    老頭說到這裏,雙眼放光,兩腮紅潤,興奮的表情溢於言表。

    楊凡有些動容,沒想到這個破船廠當年也輝煌過,暹羅船可比福船先進多了,吸收了大量的西方技術。是大明工匠南下曼穀,結合大明和西方造船技術的優點創造出來的一種船型。

    “那後來怎麽落到現在這步田地了。”楊凡也有些奇怪的問道。

    “唉!還不是神廟的三大征鬧得,咱們船廠被攤派了三十艘福船,最後都是用寶鈔結的帳,老東家一氣之下就病倒了,心灰意懶就把船廠轉手給了南方人。”

    “這幾十年來,讀書人越發的勢力高漲,不隻是不納田稅。經商也不交稅,運貨用公家的漕船也不用給錢,他們插手商業,成本低的嚇人,地方上的商人都被擠兌的破產。商船運輸也蕭條了下來。修造商船的活計也越來越少。自從李三才當了漕運總督,漕船修造也被李三才等人壟斷,後來就再也沒有放給地方的船廠。”

    楊凡皺眉,士人要是利用特權,什麽賺錢的行當都要插一腳,進一行,搞垮一行,時間長了這天下就百業凋敝了。

    “這些年又禁海,福船也很少有訂單了。到現在,也就能接點漁船修造的活計,就這一年也不到十條,半年都是閑置。養活現在這七十幾口人都勉勉強強。”

    楊凡安慰他道。“我接手以後,我們不再接漁船修造的活計,我們重新造海船,先造小的,造好了小的,再慢慢造更大的,一點點把技術重新恢複起來。也不用考慮訂單的問題。造出來的船我用來組建遠洋船隊。”

    聽到楊凡這麽說,船工船匠們都興奮起來。隻要訂單飽滿,船廠就一定能活過來。

    “不過我需要的船不是福船,也不是廣船和暹羅船,這些船太慢。我需要的是快船,能快速往返長崎和天津。這種船叫飛剪船。”

    工匠們都互相看看,從來沒有聽說過這種船的名字。

    “拿圖紙來”楊凡說道。“給各位師傅都看看。”

    茗煙從背包裏取出一張一米寬兩米長的飛剪船圖紙,打開後掛在木板上。

    彩色的圖紙,藍天碧海的背景下,一條修長的白色帆船停泊在海麵上,尖削的船首像剪刀一樣切開波浪。修長的船身一看就明白阻力非常小。

    最讓人讚歎的是五個高高的桅杆上掛著的橫帆,潔白如雲,船頭還有一根斜著伸向前方的前桅杆。數條帆索斜拉著主桅杆,上麵掛滿了三角帆。

    這是風帆船的終極成果,德國的“德意誌人”號橫帆船。

    “東主,我叫張鐵一,是負責帆索作的,這條船是西洋船嗎,看帆像是西洋帆,可船身老漢沒有見過,西洋船船身都是胖乎乎的,又短又粗。”

    “這是一種還沒有出現的船型,西洋現在也沒有這種船。我們可以試著先造一條一百料的,試驗一下相關的技術,然後逐步改進,每一條都要一些進步,等這個船型成熟了,我們就把它放大,造三百料的試試。”楊凡說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