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科舉雖然不行,可是做起教學工作,他發現自己非常得心應手,這段時間協助宋山長管理各種繁雜事務成績斐然,宋山長也刮目相看。

    “我這次過來就是來解決問題的,學校現在還有那些困難,大家都提提。”楊凡說道。

    陳觀雅猶豫了一下說道:“東主,天氣越來越冷了,目前棉衣還沒有發下來,另外帳篷雖然是棉的,但是到了數九寒冬,也是需要取暖的,之前城外聚集的流民為了做飯和取暖,把附近的山林都砍伐了,現在打柴要走很遠,現在柴薪很貴。”

    “這個好辦,我讓鐵廠鑄造三百個鐵爐子送過來,近期實驗的蜂窩煤也成功了,我安排人入冬前給所有帳篷安裝好取暖設備。棉衣我催一下,采購的棉花和棉布都已經到了,被服廠那邊正在縫製。那邊人手可能不足,回頭內部招一下人,家屬裏有會做衣服的女人和姑娘都可以去被服廠做工。”

    宋應升說道:“那可太好了,還可以給家屬們增加一分收入,就是用女工就怕風評物議不太好,會有閑話。”

    “這個好辦,設立專門的女工車間,管理也用女子,男子不得入內。”楊凡說道。

    “這樣就太好了,東主考慮的周到。”眾人一片讚歎。

    這樣的話,大家家裏的老婆和女兒就又能多一分收入。之前看陳觀雅來的早,老婆去食堂幫廚,一個月掙一錢五分銀子,人人都眼紅的很。

    “對了,女學那邊怎麽樣了。”說起女工,楊凡想起女學的事情來。

    “東主,女學都留在興禾老廠區那邊,女先生目前隻有宋卦師的渾家和三個女兒。目前很多家庭對讓女子上學很抵觸,隻有東主的家奴都讓女孩上學了,其他人家送來的不多。目前學生隻有七十多人。”宋應升說道。

    “這也沒辦法,慢慢來吧”楊凡知道,風俗習慣是非常頑固的,好在終於給女子教育撕開了一道口子,一點點的慢慢來吧。

    “諸位教員家裏的夫人和小姐,如果有識文斷字的,可以向宋山長自薦做女先生,薪水待遇和諸位一樣,如果不認字的,你們也帶個頭,都送去女學上學吧”楊凡說道。

    眾人心說這也是好事啊,反正女學那邊大家都了解,全是女子,也不拋頭露麵的,於名節無礙的,讀書也不花錢,還發衣服,管三餐。去當個女先生還可以多賺一份錢。

    “現在最缺的就是算術教師,一般懂算術的都在欽天監等朝廷機構,民間的不多,科舉也不考,現在這麽多學生都要配算術教師,一時還真找不到。”一位姓李的教員說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