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麵按照九節連發銃的外形做好了凹槽,楊凡把一支拆下來的九節連發銃安裝了進去。然後扣上五個鐵製卡扣。卡扣卡住後看起來非常牢固。但者必須要射擊實驗,才知道可靠性行不行。

    “按照東主的要求,這個卡扣可以非常方便的打開和閉鎖,更換一根槍管隻需要五息的時間。”

    整個槍看著比98k要長很多。98k槍長大概一米一多點。槍管部分600毫米。而九節連發銃長1000毫米。這樣整槍長度達到了一米五。如果把長槍頭裝上,還要長300毫米。整槍長度就達到了一米八。

    這已經比大多數的士兵高了。拚個刺刀啥的絕對夠長。

    槍管下邊的護木可以很好地抓握,不容易脫手,而且也不會被槍管燙傷手。冷不丁的看上去,還以為是一隻現代步槍。

    楊凡帶著幾個木匠頭來到校場,正在訓練的士兵趕緊讓開。磨桌安排好了靶標。

    十米的距離。

    楊凡把槍托抵在肩膀上,這裏隻有他知道怎麽用這種槍托射擊。

    一手托著護木,端平槍,由於抵在右肩膀,才好方便右眼瞄準,而導火線的九個開孔都在右側,楊凡用解放出來的右手依次從前到後摸了摸引線。然後吹亮火折子,從頭開始依次點燃引線。

    砰!

    第一槍順利打出,後坐力還可以,肩膀往後一震。身體輕微晃了一晃。這個火藥威力確實不大。

    右邊的引線孔同時也噴出一股硝煙。

    砰!第二發打出。

    這次兩個孔噴出一杆硝煙。

    砰、!砰‘!砰!

    一連九槍全部打出去了,第九槍時,右側九個孔洞都在橫向向右側噴出硝煙。一時煙霧彌漫。

    楊凡嗆的咳嗽了幾聲。

    幸好腦袋在槍的左邊。不然有的受的的。

    還是98k設計的好,點火孔離眼睛有足夠的安全距離。

    但楊凡也很快發現了兩個問題。

    第一,沒有準星,瞄準困難。

    第二,點火孔向右噴火焰和硝煙。在密集隊形時會對右側的射手有一定的影響。不過幸好前後的距離足夠,燒不到臉。但是前邊托著槍護木的手可能被燒到。最好帶著手套啥的。不然火星子燒一下也挺疼的。

    楊凡把問題說了一下。

    “這個簡單,找個錫匠,先按個錫做的,這個具體準星什麽樣。”

    楊凡拿過紙,用筆畫了一下,槍口一個準星,槍管尾部一個照門。三點成一線。

    “老爺,這個東西好,喵的準準的”磨桌興奮的說道。

    其他軍官們也都拿起來每人打了幾槍。

    楊凡還即興模仿後世的拚刺術,做了幾個動作。贏得了大家的喝彩。

    “就這樣定型吧,現在就做,先做五百個。”

    後世的工業設計,非常的美觀,這個時代的人一樣能感覺到,好的武器一定是非常美的,外形符合自然科學的原理,自帶美感。

    眾人愛不釋手,你傳給我,我傳給你,舍不得放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