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名團練,今天才打了一下午的火槍,就馬上要上戰場了。

    他們總共才當兵十五天。一天訓練整理內務,兩天站軍姿,十天隊列,兩天學習刺槍,半天火槍。

    他們甚至連槍怎麽用還沒完全學會。

    雖然大槍隻有攔、紮、拿三個招式。

    月明星稀,一隊隊的士兵靜默的坐在船,軍官小聲的嗬斥,不要說話,注意船舷,別黑燈瞎火的掉水裏。

    趙水根被編入上字營,一中隊一小隊。能加入楊老爺的團練他還是很珍惜的,全家人的生活有了巨大的改變。

    他入伍的第三天,老婆被安排到廚房工作,一個月給發75個純銅錢,大概相當於150銅錢,一錢半銀子。對於女工來講這個工資不低了,何況自己還有兩錢銀子的軍餉。

    他的老父親還找到了看倉庫大門的工作。一個月五十個純銅錢。這樣一家人個月就有四錢半銀子的收入。

    加上吃住免費,他穿衣服也不花錢。團練一年發四套,舊衣服可以給家人穿。這錢就可以全部攢下來了,一年就是五兩四錢。他對這個收入已經非常滿意了。

    大明做工、做夥計,月錢一般也就一錢半銀子。賬房、文書什麽的識字的才能掙到三錢銀子。

    出征前,楊老爺許諾,戰死的,一次補償十年軍餉。家屬安排一人工作,子女免費讀書到成年,然後安排工作。

    致殘有勞動能力的,安排工作。失去勞動能力的,終身按軍餉的八成發放撫恤金。

    一下子解決了所有人的後顧之憂。

    窮人哪裏敢想讀書的事啊!楊老爺說了,所有軍人子弟和工人子弟都可以到興禾小學讀書,一個月隻要十文錢。

    聽說學習好免學費,還有什麽獎學金,居然不但不花錢還能給家裏掙錢。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最近食堂的百變千味粥(大家給起的名字,因為每天的味道都不一樣,堪稱千變萬化,充分詮釋了中華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裏邊的油少了,以前是厚厚的一層,喝著燙嘴。現在隻是飄著點油星了。

    伍長老肖是他一個村的,私下跟他說,聽說是被那個老爺叫做什麽付總工的付老六弄去給鐵淬火用了。

    隊伍裏私下痛罵付老六不當人子,為了自己車間的利益,從大夥嘴裏扣出油來,真是個黑心爛肺的。

    中國老百姓的習慣,壞事一定是有奸人在老板跟前說壞話,老板是被蒙蔽的。

    團練們小聲的交談著,緩解著初次上戰場的恐懼。看軍官不在才敢稍微大點聲。否則行軍喧嘩是要治罪的。

    從入營第一天起,吃飯前要先唱“十八軍棍八斬歌”。輕罪打軍棍,重罪殺頭。

    唱完歌才能吃飯。不論曲調,唱不下來歌詞的一邊練去,啥時候唱好了再去打飯。要是飯沒了,那就等下一頓吧。

    這是楊凡根據張旮瘩提供的十七禁令五十四斬改編的。軍隊沒有紀律是不能打仗的。

    黃三這次被征發過來做搬運工,他羨慕的看著這些團練,要是自己也能加入就好了。

    管吃管住,家屬安排工作,小孩上學讀書,還有郎中免費看病,就是藥錢也平價。楊老爺真是對當兵的太好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