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玩意怎麽用”楊凡看的一頭霧水。

    “每一節,都可以裝填彈藥,一共裝填九枚,旁邊的小孔插上引線,就可以從前到後,依次射出九發子彈。”宋應星說道。

    “火藥點燃不會引燃後邊的彈藥嗎,炸膛了怎麽辦。”楊凡看著很擔心,火藥會向後燃燒的。

    “不會的,每一發彈藥的發射藥裝填好後都用一小塊牛皮包住彈丸,然後懟進槍管去,有牛皮做間隔,不會前後一起引燃。牛皮還可以封閉彈丸和槍管的空隙,防止漏氣,增加射程。”

    “這玩意是鑄造的吧,好生產嗎”

    “沒什麽難度,廠裏就能生產”

    “我有個想法,如果前邊的槍頭可以拔出來,那後邊的槍管是不是也可以拔出來。”

    “這個可以做的,不過槍杆拔出來有什麽用呢”

    “這個一米長的槍管已經很重了,如果在後邊用鐵鏈和槍杆連接,就可以做成連枷,這些流民都是農民,他們打麥非常熟悉連枷這種農具,不用訓練直接上手。這麽重的連枷抽打在穿盔甲的人身上,足夠把人打骨折了。”楊凡說道。

    “好主意,這個主意太好了,我怎麽沒想到呢。這樣比長槍實用,拿來就可以用,竹節型槍管可以增加打擊傷害。改造也不麻煩,隻要在木杆子上頂頭套一個鐵管,鐵管帶細鐵鏈連接在槍管下部,木杆的鐵管頭可以安裝進去就行,裝進去是長槍,拔出來還有鐵鏈連接,就是連枷。這樣神槍就可以升級成一槍三用。”宋應星興奮地說道。

    “宋先生我覺得除了做長槍、火銃、連枷用外,在狹窄的空間,比如室內,街巷很窄處,把木杆拉出,可以做短槍和雙節棍使用,可以化長兵器為短兵器。”張嘎噠說道。

    “好,還是你有經驗,這設計兵器還是要貼合戰場需要啊!”宋應星大喜。

    “這個好,就按照這個打造兵器,招三千名流民,辦團練,每人發一根九連發神槍。”楊凡興奮地說道。

    楊凡忽然想到,後世澳大利亞發明的那個新概念武器金屬風暴,好像也是類似的概念。

    “老爺,小的當年在遼東當過火銃手,放過紅衣大炮。當過長槍兵,小的可以為老爺訓練這些流民。”張嘎噠毛遂自薦。

    “也好,你就帶領家丁隊負責訓練。這三千人,分成六個大隊,每大隊五百人對外稱營,分別用前後左右上下來做營號。六個家丁做大隊長即營長,你來做團練官,趙富做軍需官。營裏邊的編製按照伍、夥、小隊、中隊來分。一個伍五個人,一個夥十個人含兩個伍。一個小隊三十人,含三個夥。一個大隊一百人。含三個小隊。”

    “老爺家丁都是做工出身沒當過軍官恐怕不會帶兵,隻能起個監督的作用。而且,一營五百人,需要很多的軍官,這個怎麽解決。”張嘎噠問道。

    “這個沒法解決,我們沒地方弄上百個軍官,就是衛所裏邊也全都朽爛不堪,沒幾個會打仗的。這樣吧,活人不能讓尿憋死。讓他們自己選軍官,從伍開始,五個人選出一個伍長,一人一票自行選出。這樣起碼可以服眾。然後你根據表現才能,從六百個伍長裏任用夥長。然後任用小隊長和中隊長。”

    第一步先任命夥長。這個你來挑選。小隊長開始,你負責提名,三選一,我來任命。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