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左邊是兩個三十多歲的人,長得很像,估計就是劉先生所說的宋應升、宋應星兄弟了。在他右邊還有兩個人。一個看著六十歲左右的老人,一身的官氣,穿著得體,氣質儒雅,一看就是知識分子型官員。他旁邊還有一個青年人,看氣質也是當官的。

    “宋兄,你回來了”劉先生趕緊上前打招呼。

    “抱歉,抱歉,今天來了客人,出去了一趟,讓劉兄久等了。”算卦先生也趕忙回禮說道。

    “這是我的東主,楊凡楊老板,想辦一所學堂,正好我想起兩位宋兄正打算謀份差事好留下來準備會試,就帶著過來看看。”劉先生說道。

    “讓劉兄費心了,我這兩位族弟正好要個差事做,這兩位是我兩位族弟的朋友,是來找我族弟的,快請進,裏邊談裏邊談。”宋卦師說道。

    宋卦師上前敲門道:“珍兒,為父回來了,快開門。有客人。”

    門吱呀一聲開了一條縫。

    一個梳著大辮子的姑娘,警惕的看了看。才徹底打開門。

    “爹爹,嚇死我了,剛才那個死胖子又來騷擾了,還有人在外麵放火銃。”

    宋卦師轉身對著楊凡一行人施禮說道:“多謝幾位仗義援手”

    小胖子挺起胸脯,滿不在乎的說道:“些許小事,何足掛齒。”

    宋卦師接著請幾位都進堂屋落座。

    楊凡把自己準備辦學的想法說了一下。學校分成幼稚園、小學和技校。每個部分都分男女兩個班級。主要學習算術和識字。並不以考科舉為主,當然要是又人有那個天賦,也可以自己去報考。

    那位六十歲左右的老者有些詫異,還是第一次聽說有人願意辦女學,這個時代女子無才便是德,平時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另外給工人上夜校也是第一次聽聞。

    “二位是舉人,教孩子確實有些大材小用。不過我們這裏教師的待遇還是不錯的,分成高級教師、教師、助理教師、幼師、校工。吃住免費,每月高教1500文、教師1000文,助教800文、幼師五百文、校工300文”

    說著楊凡掏出一把崇禎通寶,給幾人看。

    “我們發的薪水都是上等的好錢,絕不用市麵上的爛錢充數。”

    這個價格絕對良心的很了。

    楊凡的錢可以當兩倍來花。高教月薪相當一個月三兩銀子。五兩不到的樣子。不過天啟朝開征遼餉,京畿地區貨幣供應量飛漲,物價也有所提升。

    一個知縣一個月也就七擔五鬥米,大米一擔一般價值五錢銀子,俸祿多是官倉的陳米,也就三錢多銀子一擔,約合不過三兩。

    幾人看著手裏燦燦發光的新銅錢,露出驚訝的表情,這錢品相太好了,仔細看看,用手掂量一下,發現居然可能是純銅做的。

    “敢問小哥,這新錢從何而來。”那個老者拱手問道。

    “老丈如何稱呼”楊凡恭敬問道。

    “老夫徐光啟,這是我的學生孫元化。”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