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定下來,許暉當著唐老板的麵給魏少輝打電話,魏大少很開心,約定兩後就來談合作細節,爭取年前先把大框架的協議簽下來。

    看來老魏要求非常急,許暉與唐老板一琢磨,幹脆二人的新公司就落實在這兩個配送基地上,也甭刻意再找什麽新地方了。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機遇到時,自有貴人來相助。

    唐老板又如同打了雞血一般,立刻離開醫院,忙著回家去整理資料,很多細節都要盡快成文,方便跟許暉商量修改,還有他親戚又給了他一些關於金州那家大綜超的物流模式,多加學習和借鑒總歸沒壞處。

    離著過年還有一個禮拜的時候,許暉終於得到了準予出院的消息,據顱骨那道疑似裂開的縫隙收縮的非常快,各方麵檢查後的指標也都不錯,到底是年輕,機體恢複能力強。

    這幾,許暉一下子忙了起來,自然是為了新公司的事情,與魏少輝麵談了兩次,都是偷著跑出去的,唐老板打掩護,一起騙那老頭子。

    魏少輝雖然有時候看上去吊兒郎當,但幹起正事兒來非常認真,麵對許暉和唐老板,他居然還帶了兩個助手,搞得非常正式和嚴肅。

    其中一個是專業的財務分析師,專門搞預算測算的,另一個是搞規劃和投資,包括公司設立和股權分配籌劃。

    第一次麵談就像上課,兩個助手把魏少輝的想法和意圖用他們專業的語言描述,各種數據和圖表羅列了一大堆,厚厚的一摞紙,搞的許暉各種懵圈,好像又回到了課堂聽書一般。

    畢竟高中文化,許暉從未接觸過財經方麵的專業知識,在建鑫搞的幾家店,都是作坊式的野路子管理,拿個本本就能記錄和算賬,反正有錢賺就可以,至於規劃、預算和存貨分類模型等等這些東東,真的是另一個世界。

    許暉忽然感覺到自己知識的貧乏,剛剛聽了一會兒就汗顏無比,而唐老板比他好一些,懂不懂都拿支筆記錄,不一會就記了滿滿一張紙,之前準備的很多東西完全用不上。

    而魏少輝則樂滋滋的叼著香煙,端著紅茶,既不插話,也沒有任何所謂指導,似乎就是專門在欣賞許暉和唐老板的囧態。

    第二次見麵就好多了,因為變成了以魏少輝為主,兩個助手隻是在需要提供數據的時候才插話。

    魏少輝張嘴當然是大白話,偶爾還會噴出幾隻草泥馬,這一下就很容易懂了,實際上就是昨兩個助手數據分析的概括。

    比如,雙方合資後各占多少本,達到什麽樣的配送規模就能賺錢,配送中心的庫房類型、數量、布局等等,在淡季、旺季的貨物吞吐量,由此得出一年下來總的配送周轉量範圍,然後對應的是人員及設備配置,最後得出總投資額。

    一條線捋下來,很清楚,許暉和唐老板都能聽懂,但總的投資額把他倆嚇了一跳,居然能夠達到千萬規模,倆人的舌頭一個比一個吐的長。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