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勝跟羅大有極熟,打起招呼來都是愛答不理的那種,不過越是這樣越顯得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已經好到沒有任何的忌諱。

    不過他卻沒見過伊蓮,經過介紹後也趕緊走上前去打招呼,臉上才算是有了些笑意。

    但其中的驚訝還是多過了好奇,這一點從他頻頻超羅大有投過去詢問的眼神上,就能夠看得出來。

    羅大有才不會跟他解釋呢:直到酒菜上來了才跟他有了第一句話:“忠勝,來我們香江發展吧,那邊的快節奏和輕鬆氛圍,讓我很放鬆,很有種如魚得水的生活愜意感!”

    李忠勝才不聽他忽悠呢:“香江的圈子太小了,身在內地和香江會有不同的心理感受,也會對音樂創作很有好處。聽聽山子的音樂吧,大局觀和大格局才是今後的音樂走向,偏於一隅的相對狹窄思維,已經跟不上如今的社會進步了。”

    劉清山倒是對這個觀點極為的讚同:“內地幾乎每天都有變化,你離開某一座城市不用多久,兩個月再回去就是另一番感受了!”

    李忠勝點點頭:“發展得太快了,完全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就拿京都來說,我幾天不出門,就有可能會迷路,可能你覺得有些難以置信,但確實是我的親身感受!”

    “有這麽神奇嗎?”羅大有的態度認真了起來,“我聽說過內地的發展很快,但也不可能有這麽誇張吧?”

    伊蓮含笑望了他一眼:“就是這麽誇張,我的很多同事就經常往來內,據他們說每一次的感受都不一樣,很令人興奮呢!”

    劉清山趁機補充:“僅就音樂而言,我是更看好內地的發展,別看現在還是港台音樂占據著主流市場,不出幾年這種形勢就會掉過個來!”

    “你說的我信,因為你的音樂就已經超過了目前港台音樂的整體走向,尤其是在灣島,很多年輕歌手都在模仿你的音樂形式。”李忠勝說了這麽一句。

    隨後他又望向羅大有:“你有一年多沒回去了吧,我們這些老家夥的作品已經成了過去式,除了電視台的綜藝節目,大部分電台很少播放我們那個年代的歌了,除非是回憶經典那種類型的專題性節目!”

    羅大有苦笑:“香江也是,到處都是山子的歌在傳唱,包括他的所有英文歌,如今都成了很多小學生MP3裏的歌。”

    劉清山向來對別人當麵誇讚自己的情況都會很尷尬,於是趕緊扯開話題:“我們的縱貫線三月份就要首開演唱會,如果這首歌錄製效果良好,完全可以放進歌單裏當作必唱曲目。”

    羅大有哈哈大笑:“按照伊蓮的話說,是我們整個組合都得沾你的光,這首歌一定會隨著你的電影再一次紅起來,就憑此曲觀眾們買我們的票就不虧了!”

    李忠勝深以為然:“之前若是別人給我說這種翻紅方式,我隻會嗤之以鼻,但這小子不一樣,他的任何作品都有恐怖的傳播性,再加上葉問2的熱度,大有哥的這個觀點還真沒有毛病,沒想到咱們倆老了老了,最終還要蹭一回別人的熱度才能翻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