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登場的是首輪的第二名林子軒,他抽到的歌曲是華語版的《浮誇》。

    這一曲粵語版《浮誇》曾震驚海內外的華語社會,至今仍是王一般的存在。

    這首歌是陳藝迅加入雪域娛樂的時候,劉清山專門為他“創作”的單曲,具備了特別簡單而又容易記得的音樂元素。

    歌中以小人物的心態,刻畫出小人物不被重視,一輩子平凡卻又想不平凡,但卻無處可以讓自己受到理睬,越心酸,越難過,越鬱鬱不得誌,便從委屈到怨恨的形象。

    它描寫的是一個人的心態,一些充滿著陰鬱的場景,處處透著一股邪氣。

    此曲一出,無數人猜測他究竟想寫誰。

    事實上,《浮誇》這首歌更多的是一種諷刺。是諷刺這個壓製人的社會。幸運兒並不多,若然未當過,就知他為何。

    今天林子軒的華語版,聽眾們聽到了純粹的,幹淨的靈魂,沒有一絲塵染的,就這麽寧靜的存在著的,卻又讓人不得不注視又不敢直視的光芒。

    很多人聽懂了在喧囂繁雜五光十色人海中的孤獨,冷清,挫折,寂寞,格格不入,懷疑,彷徨。

    以及堅持的倔強,等待的執著,無數未被認到但無比珍貴的心血,隨心而唱的高貴,對音樂對生命的敬畏,華麗蛻變的驕傲。

    他的唱功和嗓音條件無疑是優秀的,但這首歌太過著名和經典,即便是他詮釋得再完美,在演唱這一版本的時候肯定

    也很吃力。

    因為有些咬字真的會一不小心咬成粵語的,這點,所有在KTV唱過華文版粵語歌的人都知道。

    林子軒能把別人的歌翻唱出自己的味道的能力毋庸置疑,但尷尬的是陳藝迅的,不止他不可以,目前為止所聽到的聲音,無一可以。

    並且珠玉在前的影響是無窮大的,也會導致後來者的任何模仿或改編,都有可能引來更極端、片麵性的質疑和嘲諷。

    即便是劉清山也不理解原版的《我是歌手》,為什麽會把華語版的《浮誇》抽選出來。

    不過他仍舊照搬了原版,因為他沒有時間去改動太多,隨手的剽竊更適合他的目前狀態。

    因而這首歌的現場盡管同樣具有震撼效果,但很可惜,在很多人看來它是有瑕疵的,不是他的原因,而是原唱的不可替代性。

    隨後登台的是羽銓兄弟,他們演唱的歌叫做《給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

    兩人上場後,陳羽生在音樂響起之前說了四個字“致敬經典”,瞬間震撼全場,引起幾乎所有人的動容。

    現場鴉雀無聲,仿佛沒人敢接他的話,因為這句話裏麵包含了太多的東西,諸如尊重,膜拜,向往,仰望,很明顯這四個字也是大多數人的心裏話。

    根據歌曲的旋律和歌詞內容可以看出,這首歌是一首感恩之歌,表達了作者對那些知道他名字的人的感激之情。

    說明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曲,旋律和歌詞都

    非常動人,令人深思。

    兩個人的演唱,就很好地抓住了這首歌裏的精髓,深情投入,並且誠意十足。

    更重要的是,他們每一場都將快被人們遺忘的歌曲改編成哥倆自己的風格,耳目一新,充滿了新鮮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