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站起身來的朗善民,冷冷地望了張魯民一眼。

    “會議秩序?今天隻是我們商量好的一起跟劉先生談談話,探探底,是什麽人通知你的這是一次正式會議?你還說自己不是在亂扣帽子?人家劉先生為什麽要聽從你的那一套歪理邪說,有義務隻做事不提待遇問題?”

    另一位副台長同樣表情嚴峻:“張副台長,你今天的工作態度真的有很大的問題,難道就因為咱們台有劉先生的項目就能隨意拿捏?依我看朗台長的話沒有錯,你就是在利用自己的權利亂給人扣帽子,人家劉先生也說你說的沒錯,都什麽年代了,收起你那階級鬥爭那一套吧!早落伍了!”

    “坐在為民做事的座位上,卻沒有一顆客觀公正的心,我讚成朗台長的提議,上報吧,對這種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就應該徹底地嚴查!”

    這是另一位副台長在說話。

    張魯民也不可能是孤家寡人,可在這一刻並沒有他的支持者站出來說話,因為這件事情大了,劉清山很有可能衝冠一怒,從此斷絕了跟國視合作。

    而且這個人無論民間還是官方的影響力堪稱龐大,一旦他拿出這件事來開個記者說明會,或許今天在座的整個班子都得換人。

    因為劉清山不是沒有做過類似的事情,並且他身後養著二三十人的律師團隊呢,這些在海內外都足以稱得上知名大律師的人一起站出來,國視方

    麵就是有理也說不清了。

    更不要忘了因此而造成的國內外不良影響,在自己的國家都被人欺負的民間輿論,可不是誰都能承受得起的。

    何況張魯民今天的態度的確有問題,這樣的做事手段在官場上很正常,但也得分針對什麽人啊。

    連最基本的了解對手的事先準備都沒有,今天的事就會變成捅了馬蜂窩的莽撞之舉,即使有人保也絕不可能善了。

    有這麽可怕嗎?

    有,就憑劉清山剛才的那句話,以他的巨大影響力,就能瞬間把自己置於被無緣無故打擊的弱勢一方,“知道我劉清山自打出道就在竭力避免跟你們官方打交道嗎?就怕出現今天的這個情況!”

    僅需這一句話,沒理也變得有理了,社會輿論的偏向性幾乎毋庸置疑。

    此時此刻,劉清山早被於是希拉到同一層的一間辦公室裏了。

    “劉先生,你可不能意氣用事,我承認我們的領導班子裏存在著很深的矛盾,但像張魯民這樣的人畢竟還是少數,而且你也聽到了,朗台長是真的怒了!”

    “於台長放心吧,我是在跟國視合作而不是某個人,這件事我有分寸的!”

    “這樣最好!也不瞞你說,張副台長在看到朗台長有提拔的跡象之後,不知是誰在慫恿,膽子似乎一下子大了起來,之前的對抗都不再掩飾了,尤其是近幾個月,頗有些擺明車馬的架勢?”

    “哦?難道是郎台長的提拔擋了什

    麽人的路了?”

    “有你這樣認為的人可不老少,不過據我和郎台私下裏分析,絕沒有這麽簡單,而是一個借題發揮的障眼法而已,當然也不排除確有其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