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是幾個華國樂團聯合組隊的世界性巡演,每到一地還要特邀當地著名樂團的音樂交流,所以每一次的音樂會時間都很長。

    所以被分為了上午和下午的兩個半場,一般最知名的樂隊演出都被安排在了下午,之前的演出多是以各個樂隊的打散混雜的交流演出。

    因而電視台的直播或者錄播,一向隻關注於下半場。

    不過由於劉清山和金溪善的加盟,基本上都會全程地播放或者錄製。

    並且有藝人加入的場次,現場觀看的性質也會從單純的音樂欣賞轉換到一定的商業性演出參半。

    因為歐美的交響樂樂迷的數量很驚人,並不是華國內地想象中的,觀眾的構成主要以有錢有地位的人和附庸高雅的假音樂愛好者組成。

    這類音樂在西方民間的普及率很高,家庭婦女或者普通工人、農民也是消費的主流,什麽必須西裝革履地盛裝出席,隻是一種片麵的認知。

    歐美地區的音樂會,隻需要衣著整齊就可以了,其實並沒有嚴格的規定,人們自發地整理衣冠,隻是因為聽交響樂是一件很莊嚴很有麵子的事情。

    或者說如果你覺得要與那氛圍合適的話,穿得稍微正式或是比較高檔一點去就是了,隻要不是別光著膀子穿著拖鞋,就不會令人側目。

    當天上午的年輕觀眾很多,這沒有辦法,粉絲群體聯合起來的能力很強大的,他們當中有專門負責搶票的團

    隊甚至讚助方。

    哪怕因此而沒購到票的真正音樂迷再怎麽抗議和投訴,至少主辦方是高興的,隻要他們不拿出預防手段,這種情況隻會繼續下去。

    至於劉清山、金溪善,是根本不會在意相關負麵輿論的,因為這一些都永遠成不了主流,況且誰家還沒有一個兩個適齡的孩子,絕大部分家長還是能夠理解的。

    況且劉清山的粉絲團早有內部規定,到場的粉絲們既不允許放肆地宣泄情緒,更不允許提前退場,不然會影響以後的活動參與。

    因而在劉清山正式登場的那一刻,不可避免地會有尖叫聲和應援聲,但相比尋常的演出要規矩了很多。

    但即便是這樣,在他手中的嗩呐一響,就徹底驚呆了所有人,無論年齡大小亦或是資曆深淺,均被這種獨特的樂器震驚到目瞪口呆,從腳底麻到後腦勺的感覺,令很多人連粗口都爆出來了。

    因為嗩呐的效果實在是太恐怖了,給他們的感覺粗俗一點形容,就好像是感受到的就是一頭肥壯的豬,窩在一群瘦弱的雞群裏麵,盡管相當的格格不入,卻又占據大半壁江山。

    就是毫無道理的搶出風頭,真的特別吵,但細細品來,使用在人們熟悉的那個旋律裏,居然很神奇的無縫貼合,仿佛本就應該發出這種聲音。

    那種效果真的非常震撼,硬是壓過了上一場演出所有樂器的總和,隨著嗩呐極致高音單調而寂寞傳

    來,大腦緊跟著一陣震顫,於是一切都變得可怕到心神俱顫。

    絕沒有半點的誇張,所有的現場觀眾安靜如雞,心內卻是驚起了驚濤駭浪,一種再也坐不住的感覺發乎心底,始於突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