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山先生的電影《葉問》大家都看過吧,接下來請欣賞這部電影的主題曲《孤勇者》,為他伴奏的是legend樂隊和杭蓋樂隊,很厲害的一群家夥們!”

    劉清山隨後就出現在了舞台上,跟吉米擦肩而過的瞬間,還相互擊了一下掌,表麵的禮貌不能省。

    如此契合的樂團和音樂,早已讓現場一片沸騰。

    歌詞本身就是抗爭、熱血、全力一搏的內容,盡管是華語呈現,但由於影片的影響力巨大,老外們仍然很熟悉它的旋律和歌詞。

    因而人們的臉上都寫滿了期待,一個個兩眼泛著光,緊緊盯著一身搖滾打扮的劉清山。

    開場就是雄偉合奏,恢宏弦樂上,竹簫與呼麥交相應和,接著又有馬頭琴加入。

    緊接著呼麥、馬頭琴、大提琴、吉他和鼓點,還有蒼涼悠遠蒙古長調,如同遼闊草原上的萬馬奔騰滾滾而來。

    劉清山卻接過來一把蒙古族三弦,一股濃鬱的蒼茫草原氛圍立即拉滿。

    所有的人都被驚到瞪目結舌,因為這一版本的《孤勇者》聞所未聞,呈現出迥然不同的風格,但本有的震撼性絲毫不見削弱,相反更是震撼得人們激情亢奮如狂癲。

    戰馬時代的古戰歌陣勢,似乎讓人們猛然間恍然大悟,原來這首歌的真正意境直到今天才現出真容。

    三弦的聲音戛然而止,吉他搭配著劉清山低吟緩緩唱出,那股熟悉的旋律轉眼就讓人們進入了

    另一種娓娓道來的深情投入。

    歌詞字字皆動人,句句是人生,不光影響到了能聽得懂華語的歌迷,也讓外國人通過各種翻譯版本,深刻體會出來其中的深刻含義。

    所以此時聽來,似乎並沒有語言不通的障礙,人人都知道劉清山在唱些什麽,個人情緒也在隨著旋律的變化而表情變換不停。

    人們都在期待著副歌部分的激昂漸起,那才是整首歌最華彩的部分,但沒有前麵的舒緩的鋪墊,並不能讓歌裏的全部思想得到詮釋。

    因而人們是在一個字一個字地在跟著劉清山的情緒投入,這裏麵飽含著對生活的感悟與期待,能夠激發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的廣泛共鳴。

    旋律奠定了一首歌的感情基調,聽眾通過旋律感受到歌曲傳遞的情緒,是傷感的、沉重的,還是激昂的、歡快的,動聽的旋律能讓人“一秒入情”。

    《孤勇者》的旋律動聽、簡單明了,劉清山獨特的氣聲與深厚的聲線,唱出了歌中“小人物”的呐喊。

    聽眾們從歌詞中領悟到他想要表達的情感,並進入歌詞所描繪的情景,成為故事的主角,感受其帶給心靈的觸動與震撼。

    一詞一曲是對現實生活的真情實感,是對這個時代的折射反映,本身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人們被帶入而產生的共鳴感喟才越發地深刻入骨。

    隨著樂隊十幾個人的合唱、合奏,副歌的熟悉旋律在鼓點和弦樂穩定推進

    終於到來。

    此時人們聽到的不再隻有音樂和歌聲,而是聽出來大軍壓境,戰旗獵獵,所到之處,寸草不生,可汗的鐵騎席卷天地,無人能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