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四爺其實現在就在院子裏,隻是這樣的場合,他不合適出麵打擾。

    帶來電話的目的,當然也還是為了今晚的飯局,這是下午的時候就商量好的。

    來人都集中在前院裏的一間最大的包間,也就是卞連錫之前的私人茶室,如今已被打造成專門接待重要客人的專用區。

    那張巨大的玉化樹茶海仍舊擺在那裏,不是沒想過搬去後院,隻因為當初搭建的時候並沒考慮到搬遷的問題,在房間內搭建起來的。

    若想移動它,或是破壞茶海的主體結構,或是房間的大門得拆掉擴展一部分。

    但這個院子裏的建築是被文物局記錄在案的,大的改動都要事先申報入檔的,門前那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銘牌可不是白掛的。

    為圖省心,那具碩大的茶海就被留在了這裏,不料想重新開業後居然大受客人的好評,因而從此被留在了這裏。

    有資格進入這裏的人,不管你多高的身份,隻要見到這具茶海,就會徹底地打消掉自以為的身份尊貴,因為這具茶海屬於無價之寶,在賣會上是以克來計算價值的。

    盡管由於劉清山拿出來了大量玉化樹,讓原本的市場價格一度跌去了很多,但隨後發現那些流出來的玉化樹並沒有出現在市場,而是被各種的科研部門當做了戰備物資,納入了不可交易的特殊材料範疇。

    因而在一段時間的價格暴跌後,居然再一次逆揚,幾天之間不僅破掉了原有的有價無市的價格紀錄,反而成為比黃金還昂貴的玉石。

    當然這裏麵有人為炒作的因素,但高昂的價格竟然比有價無市時更為的誇張,卻是個不爭的事實。

    如今散人廬裏居然有一尊足有十幾噸重的茶海,所造成的轟動效應可想而知。

    並且這具茶海號稱天然長成,並沒有任何的人工雕琢的痕跡,即便是拚接在一起的過程,都沒有使用一點的現代手段。

    隻是真實情況到底如何,才不會有人出來解釋呢,這種自降身價的事,那類人得有多傻才會說出來。

    彭四爺引見的幾個人,正如他之前所說的那樣,身份各有說道,至少在他們當地都屬於頭麵人物。

    隻是所從事的黑的白的另有差別,不過這些在劉清山的眼裏並沒有多大區別。

    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全都是一副華人的模樣,這一點對他來說很重要,雖說並不會傳授出去多少真正的古武核心功法,但華人血脈上的認同點是最基本的要求。

    劉清山跟他們見麵後的第一句話就是連聲抱歉:“我這邊出了點小狀況,國視的攝製組臨時趕來拍攝了,這一點我之前並不了解,同樣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其中一人趕緊笑著表示理解:“我們也是從父輩才走出去的,明白國視的重要性,不敢影響先生的工作安排,您那邊忙完了再過來不遲!”

    這個中年人是來自荷蘭一個華人家族的直係子弟,雖然沒有家主的地位,卻也是首要的繼承人。

    這個家族掌控著荷蘭超過七成的木材生意,他本人則是有可能成為當地首位華人省議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