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問題,等開業前提早跟我說一聲,我去參加開幕式!”

    劉清山如是說。

    他心裏可有數,這家高檔會館形式的演出平台,是在09才正式開業的,如今被提前了一年多,也不知道是不是他這隻蝴蝶煽動來的事態變化。

    並且開業那天可是轟動性的,不僅海峽兩岸眾多明星到場捧場道賀,春晚導演也攜國視一眾名嘴現身紅毯。

    做為國家喉舌的國視出麵說明了什麽不言而喻,也在側麵證實了此時的本善大叔確實影響力巨大。

    “問題是山子去了您的劇場演什麽,最適合說相聲的還是在斜對過!”

    謙哥忍不住站出來搶人了,照理說以他的性格會在私人場合很少談論工作,何況德雲社所在的園子可不姓於。

    今天他麵對的又是本善大叔,敢於表達的緣故,應該是得到了什麽托付。

    都知道有劉清山的演出,其意義重大,哪怕能成功請到他的機會乏善可陳。

    本善大叔似乎對謙哥的公然搶人有點抵觸:“這三年裏,山子去你們院子演出的機會也才兩次吧?再說了,既然在相聲的舞台上都能唱流行歌,二人轉的舞台包容性更大!對了,斜對過這個詞太籠統了,你怎麽不說在同一個區?”

    德雲社跟他的會所其實還有一段距離,但計算直線距離的話,中間隻隔著一條“珠市口東大街”,相距1.7公裏,打車10塊錢搞定。

    也確實都在一個城區,但總麵積卻相當於整個香港。

    當然這隻是籠統的算法,香港的麵積僅是京都的十六分之一,京都恰好有十六個區,但麵積各不相同。

    如此說法隻是一個更形象的比喻而已,當不得真的。

    正在大家緊繃著心情,生怕兩個人之間爆發態度對峙的時候,謙哥忽然笑了。

    “好了,我的任務完成了,別人請托的,不替人家說兩句不太好!”

    本善大叔也緊跟著哈哈大笑,“我就說嘛,以你的性格,是不會做這種搞對立的事情!德剛那邊我也熟,不至於會產生競爭心理吧?”

    謙哥趕緊解釋,“要我抽空說兩句的還真不是老郭,我不好說是誰,也並非針對您,隻是剛好趕上了!我若背著您談這件事呢,反而更顯得目的不純,索性當著您麵說一句,也好把自己摘出來!”

    本善大叔的笑聲更大了些:“我知道了,宣武區的人吧?可以理解,畢竟相聲相比我們二人轉更具有京都特色,相聲火爆了,他們的文旅部門也更容易獲得政績!”

    還別說,到底是圈裏的老資格,轉眼就把問題分析的很透徹。

    不過以他的人脈和社會影響力,走的門路可不是區一級的部門,後者在項目的審批上麵,也隻能算是最基層單位。

    同樣的,謙哥如此選擇也是老奸巨猾,當麵說和背後說,確實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劉清山知道自己該站出來和稀泥了,不過說辭一樣顯得很有智慧:“小園子才多大,頂多了能盛下三百人,我現在的牌麵太大,大明星,還是國際的,相聲專場的商演才更適合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