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無論如何,能做個不為走狗的翻譯終歸是一件高貴的事情。

    這就是原版放映後沒有產生過的、劇中人物所引發的更深入的思考。

    而劉清山在拍攝這部影片之前,就很喜歡李釗這個角色的人物設定,從而在他的版本裏,就特別針對這個人物有了更多的鏡頭圈定。

    不過他使用的方式很巧妙,並沒有因此而增加這個角色的內容或者台詞,而是隻多出來了幾個背景畫麵。

    比如在這一版本裏,陸續出現在鏡頭裏兩回的李釗落寞的遠去背影。

    還有他背對著敵軍軍官,臉上所呈現出來的滿臉鄙夷,以及由於刻骨的仇恨而導致的細微麵部扭曲。

    這些都相當準確地把這個人物的自責和怯懦之外,更細致地描繪了遊走於時代狹縫中的小人物的無奈和辛酸。

    這就讓觀眾們對李釗“翻譯官”這個形象,有了更加清晰飽滿的認識,能取得這麽普遍性的觀影後的同情心,其實也早在劉清山的預料之內。

    當然更主要的還是林佳棟自己高超的演技所帶來的,那些這麽複雜的內行戲並不好演,需要相當深厚的演員表現能力的蘊含和把握力度。

    所以塑造出“李釗”這麽個不一樣的翻譯官出來,對於整部電影來說是一個無比豐滿的人物塑造的填充;對於林佳棟個人來說,也足以在電影史上留下他的不可磨滅的一抹蹤跡。

    得知了及時來到的信心反饋之後,劉清山的回複就直截了當了很多。

    他特意交代了石慧要加強針對林佳棟本人的正麵響應,在此之外他當然還會通過小星的掌控力,來配合石慧以及清山吧的一係列後續動作。

    而經過這些因素的持續發酵之後,他的最終目的是讓這個角色登上某個電影節的最佳男配角的座位。

    至於他所扮演的葉問,對於影帝的榮譽倒不是有多強烈或者迫切,因為現在的他,實際上已經不再需要這些華語獎項的添持了。

    反觀國外的一些著名獎項,他就更沒有期待了,首先這部影片的本質還是商業片,劇中人物關乎藝術性的東西少得可憐。

    再就是他更想首先獲得海外市場對他編劇能力的認可,躲開更專業的影帝之爭同時也是他跟業內人士處好關係的首要前提。

    對於海外市場來說,他畢竟是個外來者,太過突出的表現並不利於今後的事業鋪展和人脈關係的鉤織。

    其實劉清山這一版的葉問,對其而言同樣具有特殊的意義。

    因為他的演技又一次得到了升華,成功地扮演了一個一招一式都非常嫻熟,性格也成熟穩重的一代宗師葉問。

    給人感覺是已經把一代宗師的那種英雄氣概淋漓盡致的表演出來了,而日常生活中的葉問有著文人氣質的,性格比較內斂

    兩種不同的人物刻畫,是他之前沒有多少接觸的更細膩表現。

    尤其是葉問在家裏練樁,四周空無一人,仿佛隻剩他與木樁相對。

    沒有與人對打激烈好看,沒了圍觀的熱鬧人群和喝彩聲,詠春與葉問,甚至是略帶沉悶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