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又是當地人的演出,他們的主要表演方式,就是來自民間的集體歌舞形式。

    藏族人民能歌善舞,西域更是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稱。

    每逢節假日,不論你走到什麽地方,都可以看到青年男女、老人小孩,拉起手、踢起腿、翩翩起舞。

    每逢秋收打場時節,農民們一邊勞動,一邊唱歌,一邊圍圈起舞。

    在牧區,經常舉行有趣的篝火晚會,人們通宵達旦,跳呀唱呀,沒有個完。

    在城鎮,隻要天氣稍微暖和,人們便舉家而出,到林卡裏邊喝青稞酒,邊跳起民間舞蹈,從早到晚,盡興而歸

    在西藏,歌舞不完全是舞台上表演的概念,而是群眾性的一種愛好和娛樂。

    所以在台上演出的時候,底下的觀眾們也會不由自主地跟著載歌載舞。

    這麽壯觀的場麵,已經不是第一次感動到泰勒這個小老外了,但凡出現這樣的場景,她就會端著個攝像機,跑到舞台前麵去拍攝,還是誰也攔不住的那種。

    好在這隻是一場公益演出,盡管有省台的直播,但一個外國人有如此熱愛當地文化的表現,不管她出現在鏡頭畫麵裏適不適合,底下的觀眾還是相當認同的。

    這一點從她每一次端著攝像機出現的時候,天下便傳來一陣強似一陣的歡呼聲,就能看得出來泰勒的行為,還是挺讓他們驕傲和自豪的。

    因而導演組在一開始的猶疑之後,就索性不再去管她了,畢竟她不僅沒有影響舞台上的正常演出,相反讓現場的氣氛始終處於熱烈當中。

    尤其是在她的鏡頭掃過的台下位置,那裏的伴歌伴舞的情緒就高漲幾分,無疑為營造氣氛起到了巨大作用。

    相比於其他人的緊張,劉清山和金溪善卻始終沒當回事,因為他們最了解泰勒的舞台經驗。

    小妮子近兩年間幾乎一個月就要登台十次以上,別說他們兩個了,就是出道近二十年的鄭軍,也不見得比她更有演出閱曆。

    因為這個小妮子天生就是為舞台而生的,這是一種深入骨子裏的表演天賦,沒有合適的音樂節點,他是絕不會輕易跑出去的。

    而且以她的臨場反應,是不能影響到正常演出的,即使哪裏出了點小差池,她也能想辦法給補救回來。

    當然這也是由於今天的演出性質,不然任由她在春晚的舞台上這麽瞎搞,也絕不可能讓她的演藝事業走到今天。

    況且他們兩個也算是看出來了,泰勒是真的喜歡這裏的民族音樂以及歌舞,還有台上台下的氣氛相互融合的和諧感,都是讓她大開眼界的事情。

    別忘了眼下拍攝的旅遊節目,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讓她以這樣的方式頻頻露麵,也剛好符合這檔節目的劇情設置。

    並且這檔節目的更深立意不就是為了宣傳華國民族文化麽,沒有比以一個外國人的視野角度來詮釋各地的風土人情,更適合這檔節目的了。

    類似的觀感,也很快在導演組裏達成了共識,隨之很多熟悉綜藝節目拍攝方式的人,已經在心裏默默為這檔節目的總策劃劉清山點讚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