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劉清山和他的團隊來到了拉魯小學參加彩排。

    鄭軍那邊也很樂於多呆上一兩天,因為他知道這檔旅遊節目是要交流到海外市場的,對於他的市場宣傳還是有相當大好處的。

    上午的時候,還請來了額讓措藏服公司的模特隊,簡單地排練了一下走台流程。

    吃過了午飯,節目組並沒繼續留在學校裏,而是以遊客的身份去了隻隔著一條街的布宮遊覽。

    實際上這也算是劉清山的回饋拜訪,順便帶去了一筆不菲的捐助。

    他的另一個目的是讓藏獅們感受一下這裏的藏教氣息,畢竟它們是來自這一方水土的血脈傳承,也是劉清山帶上它們前來西域的主要原因之一。

    果然一踏入布宮的大門,無論大小藏獅,都有了很明顯的興奮表現,這可能就是它們血脈裏流淌的歸屬基因在作祟吧,因為連少不更事的五小隻看上去都老實了很多。

    布宮也早早就派人在大門處等著了,還是昨天的那批人,而且在態度上又要和善很多。

    一走進居中的佛殿,就感到酥油味道比較大,內地人不見得能適應,所以大部分節目組的人選擇了就在外麵,反正裏麵也不允許拍攝。

    相反藏獅們似乎都毫無反應,一個個到處嗅來嗅去的,精神上可以看出很明顯的愉悅感。

    讓它們進入這裏也是極少見的,整個布宮都嚴禁攜帶寵物,也難怪人流密集的遊客們會對這種現象圍觀。

    並不是人人都知道劉清山或者金溪善的,來到這裏的除了普通遊客,更多的還是來朝覲的藏民和信奉藏教的人。

    這類人又以年長的居多,即使有內地遊客,也不會在這麽多人裏擠來擠去,因為這裏的海拔已經超過了3600多米,一般人會有或輕或重的高原反應。

    而且布宮由於直達山頂,一路上都有坡度很陡的台階需要攀爬,很少能有內地人能像高原人一樣在這裏自如地隨處亂走。

    劉清山在這座佛殿裏並沒有待多久,尋常的拜訪禮儀體現出來後,就果斷地提出來告辭。

    但這種告辭並不是真的離開,而是繼續遊覽的意思,為此布宮一方派出了幾名僧官陪同講解。

    還別說,這裏的宗教朝聖感還是很強烈的,哪怕隻是單純的遊客,進入了這裏也大都懂得收斂自己的情緒。

    比如鄭軍,盡管已經不是頭一次來了,照樣一改平時的少言寡語,一路上在給人滔滔不絕的各種介紹,儼然成了幾名僧官之外的導遊。

    而且他的知識點顯然是經過係統學習的,不僅對各式建築的曆史熟知能詳,而且相關典故也是隨口就來。

    劉清山節目組的人,大都圍在他身邊聽講解,僧官們的普通話都很流利,則是負責幾位嘉賓的介紹。

    因為這些嘉賓都處在攝像機的鏡頭之下,由於並不在宮殿內,拍攝或者拍照還是允許的。

    而且攝像師們來之前都受過培訓,等進入了某個宮殿,不用吩咐都會主動留在外麵等候。

    紅色的布達拉宮聳立在以雪山藍天為背景的綠草地上,仿佛看到了神居住的地方,可能這就是被稱之為天上的宮殿的來曆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